设置

关灯

第二百四十二章 有想法(保底更新10500/15000)(第2/4页)

    物质总量就这么多,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是永远不设上限的。更放大了来讲,放大到整个东瓯市,在这片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方,大家都想过好日子,可资源又没有,那怎么办?

    于是民间集资的传统就盛行起来,胆子大的就去放高利贷,赚了钱大家一起分,胆子小的就去炒房炒楼。实业家不是没有,可市场千变万化,人心摇摆不定,实业家变成炒房小能手的也不在少数,真正对事业有追求的,则早晚是要奔着区位条件更好的地方去。

    牛逼的人都往牛逼的地方去,剩下来的人,没技术、没本钱、没路子,但又想日子过得好,自然而然,也就甘于承担极大的风险,去外面做点国家不让做的买卖。而地方政府长此以往与这些人打交道,自然也心里有数,会尽可能精挑细选,尽量避免搞出后续问题来。但问题是,哪怕是找到正经人了,可谁又能保证,这个人就能永远正经下去?

    尤其像瓯顺县教育口这种除了学籍啥好处也无法提供的单位,这些年来,别说找正经人,就是不正经的,他们都很难找到。历任领导每年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各个四十而秃、五十而秃,来一个秃一个,无一幸免。除非是死猪不怕开水烫,直接躺平,反正老子就是做不到,我们局今年的年底奖金全都不要了,我也就等着退休了。

    只有这样平和的心态,才能最终保住头发。

    因此可以想象,当这边的教育口突然间发现江森这么一个人才,年轻、出名、有钱,而且还正经到甚至见义勇为上了电视,也不像那些做企业的人逼事儿那么多,什么政策好处都不要,只要大家关心他、爱护他、照顾他,一个人就能解决县里1%的工作量,一个人就能解决局里全年50%左右的工作量,这样的孩子,就问你爱不爱吧?

    这特么不是废话?

    县教育局全体职工对天发誓,绝逼比他亲爹都更爱他啊!

    大年二十八晚上,江森在教育局的内部晚宴上,至少向分外热情的叔叔阿姨们敬了三十杯旺仔牛奶外加一大瓶可乐,差点喝饮料都喝到吐。

    晚上吃到九点多后,就在县里的招待所睡下。

    次日大年二十九——这一年的农历,二十九就是除夕,早上赶在银行过年前最后一天营业,江森给县教育局的账户里转了二十万,钱到账了,汪副局拍着胸脯保证,可保至少一年平安。从今年开始到明年这个时候,县教育局全特么是他的人。当然,只负责遇上什么事情壮壮声势,具体问题,这边还是不存在什么解决能力的。

    除非是江森疯了,想从十八中转学到县中。

    给县教育局打完这笔钱后,到了临近中午的时候,江森又去参加了县里每年的“全县各界人士”年前座谈会。坐到这个会场上,也就意味着,他从一个“人”,变成了官方承认的“人士”。这就表明在瓯顺县这一亩三分地上,就算是莫怀仁,也需要给江森几分薄面了。

    对于一个仍未成年、高中在读的小孩子来说,不管换做什么地方,想做到这一步,都真的很不容易。所以座谈会结束后,莫怀仁还专门喊了江森,去吃食堂……

    县里的食堂,饭菜一般,不好不坏,跟普通大学的食堂差不多。

    还不如十八中最近这段日子的伙食。

    江森勉强吃了两大碗饭,就听莫怀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