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一章 人间不易(第2/3页)

    本子赶路——毕竟纸张这个东西,看着好像很轻薄的样子,但如果打包成堆,以江森的小体格,扛到学校就真心费力。所以既然价格没什么区别,他当然都是来学校后再买,缺多少补多少。

    以江森做笔记、算题目以及各种抄抄写写的频率,现在平均一个月下来,他每门课都至少得消耗掉三分之一本便笺,一个学期全部加起来起码就是十本左右的草稿纸,这就是20块钱。

    水笔的消耗也差不多,一学期二十根笔芯,又是另一个20块。

    所以文具的消耗成本,是洗漱用品的两倍。

    总计,人民币六十块,还不如一趟从市区回瓯顺县的客车钱,但就是这么几十块合情合理的费用,江森也差点一度拿不出来——这里就得说回初中毕业后那会儿,要不是乡里的孔老二带着他去县里要饭,好说歹说终于说动了县里的领导,他后面压根儿连程展鹏的面都见不到。

    初中毕业从瓯顺县出来的时候,正是孔老二垫了他的路费,又给了他一百块钱的钱当作在学校的费用——老孔质朴地认为,十八中作为公办学校,吃喝必然是免费的,而江森也从没跟他诉过苦——然后加上村妇联也发了30块钱,这才让江森把高一第一个学期给撑了下来。

    上学期结束后,江森兜里就剩下刚好65块钱的路费,差点回去回不来,幸好找夏晓琳先借了300块钱,才总算能有去有回。开学后拿到学校发的贫困生补贴,就第一时间还给了钱。

    这中间,加上过年的时候,他还赶在县教育局放假之前,去给局里的领导爸爸拜了年,磕头磕回来100块的红包。然后开学回学校,又是路费,又是买本学期的生活和学习用品,如此,江森现在身上还剩下的,就是275块的巨款。

    但是这笔钱里头,还包含着今年暑假回去必须的65块长途车费,回来的65块,还有下学期的费用……所以实际上,他真正能大胆动一下的,也就只有不到100块的钱了。

    按照2005年的人民币购买力,这笔钱,大概刚好够一个普通人,在东瓯市市区的任意一家普通火锅店里跟朋友们AA吃上一顿,用餐时间,大概不超过2个小时。但对一个从山里下来的孩子来说,这已经是他在面对这个世界时,所有和最后的生活保障。

    “唉,山里孩子好苦啊,幸好我不是……”江森心里嘀咕着,把今天要上的课的课本,对着贴在桌角的课程表,逐一放进书包。

    今天早上第一节是物理课,郑红那个暴躁职场小菜鸡,不知道会不会又搞什么幺蛾子。虽说昨天已经感觉突然顿悟了,也不怕她再正面羞辱,但江森还是觉得莫名的不得劲儿。

    话说这小娘们儿上星期五找他麻烦的根源到底是什么?胡海伟是数学考试成绩落在他后面,故意想踩他两脚找点心理平衡,那郑红呢?就因为他其他科目都牛逼,但就只有物理成绩不行,所以就把过错全推他身上了?没道理吧?

    话说这种情况,但凡只要是个智力正常的老师,都得首先反应自己才对吧?同样一个学生,为什么别的老师教都好好的,到你这儿就成智力有问题了?

    可见郑红这个小同志,何止是思想和业务不成熟,那简直就是连人格不都还不健全。真当普天之下皆你妈呢?不顺着你的意思来就是世界的错了?简直是重度中二病迁延不愈到大学毕业,中二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