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九章 学霸的尊严(第2/3页)

    问题的。

    可如果没人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给他一个方向,认真地督导和敦促他,这货的天花板,撑死了也就是张荣升的下限,考个第四批公费大专就算踩狗屎运了。至于如果发挥不佳,那就无所谓大学不大学了。第五批自费专科,跟成教、电大、夜校的区别已经没有多少。无非是拿个谁都知道没什么用的文凭往自己脸上贴点镀金——除非他能专升本成功。

    但问题是,以第五批大专的学校环境,专升本的难度,估计也不比高考上线要低了——哪怕江森没亲自体验过,但靠想象也能想得出来,邵敏如果去读第五批,每天将会有多少时间被室友强行拉去网吧,或者直接在寝室里组团开黑,又有多少可怜的时间,会放在学习和考试上。那种情况下,别说专升本,能不挂科就不算了……

    最后至于罗北空、文宣宾和还没来的胡启这三位,江森对他们的判断就是,胡启可以努力冲击一下公费大专,而罗北空和文宣宾两个人,能拿到高中毕业证就算祖坟冒青烟。

    以上,就是十八中这类底层普高最真实的情况。

    全校最掐尖的学生才能上二本,底下那些混日子的,跟中专、职高的学生相比,其实水平相差不大。十八中的两个难兄难弟,东瓯市十三中和东瓯市十一中,这两所学校去年的“大学上线率”——也就是第四批公费专科线以上,分别是11%和9%。

    也就是说,这两所学校能考上公费大专以上的,全部加起来也超不过两个班的人,而且其中绝大多数就是公费大专踩线。其余更励志一点的,包括自费三本在内,本科率连3%都不到。

    所以真正能较大规模培养出本科生的学校,最起码也得是瓯城区第二档的中流高中。

    比方四中、七中、八中和十四中。

    也就是说,很多人的命运,实际上在中考的时候,就已经被基本决定。

    而十八中这种学校,其实说白了,就是国家筛选人才的最后一道兜底屏障,主要作用,就是给像江森和林少旭这样的孩子留出最后一线生机。

    那么,机会,国家和社会给了。

    中不中用,就得靠自己了。

    ……

    “小荣荣,这道题怎么写?”

    “滚,不要烦我。”

    “妈的……算了,乱写了!”

    就在江森死磕物理题的时候,邵敏和张荣升正逐渐情绪爆炸,交作业心态无比强烈地飞快应付着星期五布置下来的作业,题目都没看完就已经在写答案,估计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而文宣宾则拖拖拉拉,半天都还没想明白,自己到底该先搞哪一科作业,坐在书桌前翻着记录作业的本子,翻了快半个小时,笔都还没拿出来,愁眉苦脸得不要不要。

    江森转头看看张荣升的闹钟,这都快下午两点半了,感觉再这么拖下去,今天一整天就废了,终于忍不住叹了口气,站起来就走出寝室,走到对门301前,敲响了房门。

    301寝室头只有林少旭一个人,其他家住东瓯市市郊的室友们都还没回来。

    打开门见到江森,他本能地就露出一丝警惕,问道:“什么事?”

    江森拿起手里头郑红布置的作业,指着第三题问道:“这题不会做,能教我一下吗?”

    林少旭瞥了眼那道题目,眼神瞬间又是一变,换成一种“你特么耍我”的表情,脱口而出:“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