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一六章 还有一件事情(第2/3页)

    。”

    肖宗明的办公室面积并不大,挤了一群人之后显得更加狭窄,一起跟来的老师一个个都不太愿意走,毕竟这可是难得的机会能见到于东。

    都坐下之后,于东笑呵呵地说道,“来冬湖镇之前,我特别研究了冬湖中学的资料,发现学校的文理科学生的数量悬殊比较大,两者的比例甚至达到了五比一。”

    全国范围内,理科人数更多是普遍现象,但五比一还是比较少见的,所以于东就多关注了一下。

    “这几年经济形势变化很大,理科毕业之后找工作更容易,录取也更简单,所以学生们都更偏向于选择理科。在这种事情上,我们也不方便过多干预,最多给出一些建议,更多的还是看学生自己的意见。”

    肖宗明说话的时候特别小心地斟酌着语句,因为他不知道于东为什么忽然说到这个,而于东本身是燕师大中文系毕业,现在又是知名大作家,说不定于东不太愿意看到文理科学生悬殊这么大。

    听到肖宗明的话,于东摇了摇头,“肖校长,你后面这话我不太认可。做老师的,不能总想着给学生以思想的自由,这就掉入了所谓自由的陷阱,学生们掌握的信息少,更没有社会经验,所以不能把他们的未来交到他们的手里,我们要多上点心。其实你们不引导他们,他们最终也不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去选专业,更多是根据父母的想法。我认为,在选科方面,你们要比学生家长们更有话语权。”

    于东端起茶杯喝了口热茶,又继续说道,“在文理分科这件事情上,我们要为学生想在前面。首先,应该从现实角度出发,我们确实要了解文理科的录取比例,方便学生找到一条更好走的路,更容易考上大学。其次,我们对学生个体也要有足够的了解,虽然理科录取比例高,更容易上大学,但有些学生不擅长理科学习,偏要他们选理科,显然不太合适,最终只能耽误了他们。”

    肖宗明点头道“没错,没错,这些我们也都有考虑过,老师们在给学生分科建议的时候,都会针对学生的自身情况。有些学生出现严重的偏科情况,其实不用老师提建议他,他们也自己也知道要选择哪一科。”

    “嗯,这是最基础的。做完这些之后,还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去了解社会上的行业发展情况,哪些行业有潜力,哪些行业又面临衰减,各高校是否有开设相关的专业,录取数量如何,学校实力怎么样。”

    肖宗明愣了愣,于东说的这个根本就没有几个老师能够做到。

    并不是老师们不想去做,而是老师们做不到。

    大部分老师平日里都在研究怎么样提升学生的成绩,想着考试会考什么,哪有时间去关注社会上的行业发展情况以及各高校专业开设情况。

    就算他们想要关注,通常也没有好渠道,得到的消息都是滞后无用的。

    肖宗明本可以附和着于东的话点头,但他还是面露难色地说道,“于老师,你的提议是非常好的,但是吧,真正操作起来还是有难度的,学校的老师们很难能够拿出时间跟精力去研究这些东西。就算能腾出时间跟精力,也研究不出来什么,学校跟社会还是存在脱节的情况,老师想要了解社会的行业发展很不容易。”

    他这话一出,整个办公室突然安静下来,冬湖中学的老师们都面色紧张地看着肖宗明和于东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