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十六章 造势(第2/3页)

    人把这种说法提出来,给某个作家安上这样的标签。

    但事实上,这类用地域区分派别的说法实在是跟不上潮流了。就拿于东来说,他的作品既不像是海派,也不像是京派。

    不仅仅是于东,再说余桦、苏桐这类,也一样无法归类为京派或者海派。

    国内这一代的作家们,对文学的探索在这些年来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热门津津乐道的反思文学和伤痕文学也变得模糊起来。

    ……

    中午的饭吃得很快,大家从饭店出来之后,就直接去了作家书店,然后每人捧着杯咖啡,在二楼坐下。

    于东端着咖啡,还是感觉不喜欢,相对于咖啡,他觉得茶跟书更配。

    闻着茶香看书,书上的文字也会变得清新,但是咖啡就缺这种功效。

    这些年上沪这边咖啡很流行,每天喝上一杯咖啡已经成了小资的标配。于东不会否认有些人是真的喜欢喝咖啡,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很多人喝咖啡也不过是为了那些他们自己都摸不透的情调而已。

    整个下午,十几个人都窝在书店里面,但是已并不像上午那样会聊着跟文学相关的东西了。

    大部分时间,大家三三俩俩聚在一起聊着一些各自感兴趣的事情。

    他们中有不少人都是带着来处关系,增加人脉的心思来这里的。组织这次聚会的程永兴自然也清楚这点,所以他也会特意拉着人来回走动,意图就是让大家彼此都能相互认识。

    于东被王安意拉在她们两个女士边上,也没有聊文学方面的东西,基本上就是聊一些人文风土。王安意喜欢写上沪本地的事情,对上沪本地的人文风情信手拈来。

    她偶尔会问问于东这个土生土长的上沪人对上沪的印象,也会问他可有见过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分享出来有助于她写作。

    但是于东在这一点上根本给不了太多帮助,从小到大,于东一直都在他们家周围那片活动,大学跑到燕京,工作又在金陵,他对上沪可真没有什么研究。

    不过王安意也不失望,反倒是愿意跟于东说一说她自己观察到的关于上沪的人和事。

    严歌玲则对金陵更感兴趣,当她得知于东所在的金艺就离秦淮河不远时,更是拍着手掌说一定要去一趟看看。

    不远处格飞他们正在聊作家的助力和阻碍,探讨想要成为优秀作家需要什么先天条件以及要做何等的后天努力。

    一旁的周南看着于东的方向,忽然泛酸道:“我倒是觉得作家长得招人不是什么好事情,文学应该是孤独的。”

    格飞看了周南一眼,似笑非笑地说道:“你这意思是,我们今天坐在一起,也不是什么好事情了?”

    周南一怔,连忙摆手道,“我不是,我没有这个意思,我只是……”

    格飞没再理他,继续说道,“后期的训练……”

    ……

    谭凯刚吃完午饭回到办公室,电话铃声就响了起来。

    “喔,你好,这里是《科幻世界》编辑部……”

    “谭主编,是我,吉米。”

    电话那头传来吉米的声音,谭凯笑呵呵地说道:“詹姆斯先生,你到中国来了?”

    “是啊,这不是来过年么?”吉米笑着说了一句,又道:“谭主编,我这次打电话过来,是跟你们说件好事。”

    “好事?”

    “没错,是大好事儿。之前我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