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章 李湛言志(第2/3页)

    是说了最简单的一层志向,他最希望的是可以青史留名,收复燕云十六州,避免靖康之难的发生,作为一个华夏子弟,自然不希望发生崖山之后无中华悲剧。

    “好,湛儿你竟然也有此心,祖母自然支持你”

    盛老太太想起信中的嘱托,就是一阵黯然,险些落泪。李湛愿意继承父祖遗志,自然是最好的,李湛日后如果科举及第,功成名就,她也算是对得起自己泉下有知的妹妹了。

    盛纮见二人都没有反对,就站起身来,对着李湛嘱托道。

    “既然下定决心读书进学,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科场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十年寒窗之苦是必不可少的的”

    李湛拱手接受了盛纮的教诲,连声感谢道。

    “侄儿谨记叔父叮嘱”

    盛纮对着上首的盛老太太恭声说道:“母亲,孩儿先行告退,为湛儿安排书院进学,最晚年后,就可入学了”

    如今已经寒冬腊月了,盛纮即使是疏通关系,为李湛安排好了书院,今年也不可能入学了,只能等到年后了。

    “你多用些心,我那可怜的妹妹就这么一根独苗了,我日后能不能无愧的见你姨母,就靠你了”

    盛纮连连躬身,一脸不安的劝道。

    “母亲这是哪里的话,你如今正是春秋鼎盛之年,自然可以长命百岁,何必说这些不吉利的话,孩儿必然会多费心为湛儿寻个名师的”

    盛纮虽然只是扬州通判,六品小官,但是却是诗书传家的清流,父亲曾为探花,在仕林名声极大,人脉广,关系深,认识许多名家,他很快就为李湛联系好了西溪书院,

    西溪书院,是当时任西溪盐官的晏殊所创建。崇尚“明体达用”,在知识讲学中灌输伦理道德规范,培养听众的道德品质,注意生活行为习惯的训练,在基本知识讲学上,重视熟读牢记,注重学习态度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如读书强调认真专一、认真听讲、珍惜光阴,写字要求姿势正确、态度恭敬、几案洁净;“书院须知”中对于衣冠穿戴,言谈举止都有具体的规定细则。

    宋真宗皇帝非常器重晏殊,曾将他的办学做法推行全国。

    到宋仁宗天圣元年,范仲淹监管西溪盐仓时,也曾在晏溪书院讲学。

    “精舍潇潇枕水旁,红尘飞不到沧浪,

    寒光夜月清光溜;帘卷西风爽气凉;

    充栋千编储典藉,盈囊百咏富文章,

    道真共羡哜嚅久。源委深探意味长。”

    描写的就是西溪书院的盛景和风貌,李湛能够入学西溪书院,盛纮真的是出了大力气费了心的,让李湛十分感激。吃完了早膳的李湛,在寿安堂的侍女带领下,在盛府转了转,倒是没有进入葳蕤轩和林栖阁这些盛纮后宅所在,他毕竟是外男,年龄已经到了十四五,不合适去这些地方, 等到了李湛了解了整个盛府的布局和风景,一天的时间也就过去了。

    就这样,李湛在盛府暂时住了下来,一直在盛府无所事事的将养着,一直过了有半旬五天左右,李湛才再次在寿安堂的客厅见到盛纮。

    盛纮身穿一身官袍, 应该是刚从衙门回来,没来的及换身衣服,就被盛老太太请到了寿安堂, 为的就是安排李湛日后的前程。

    李湛对着盛纮见礼之后,才坐在了盛纮的下首,静静的看着盛老太太和盛纮商讨着李湛的日后安排,不多言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