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一二章 祭祖(第1/2页)

    老宅是叔叔的老宅,不是沈光林的。

    老宅里的一切,都是沈光林所不熟悉的。

    不过,这一切确实都是沈光林花钱置办的,各种东西一应俱全,也不能算不熟了。

    老宅里长久不住人,各种物品都是用布围起来的,防止落灰尘。

    还要,一直有人过来养护,各种家电都还没坏。

    沈姐姐看了这样的两进的传统院子很是惊奇,各种逛,各种惊讶。

    “哇,还是ananic的彩色电视哎,你们是怎么买到的我们家用的还不是扶桑产的呢。”

    这位便宜姐姐也是大惊小怪,咋咋呼呼。

    沈光林也不理他,自行坐在藤椅上,等着叔叔烧水泡茶给他喝。

    这已经是一个习惯性的动作了。

    沈光林到哪里都要喝茶,但从来不自己烧水,姐妹俩不在的时候,都是身边人烧给他的。

    所以,叔叔知道他有这个爱好,很自觉的去烧水了。

    年关将近,金陵特别阴冷,烤火就不用了,打开空调还是有些效果的。

    这也让沈姐姐更为惊讶。

    湾湾一年四季热的可怕,可她的家里都还没装空调呢,晚上都是吹风扇睡觉的。

    冷风机不是只有商场里才有的吗,家里装这个,太奢侈了吧,原来冷风机也可以制热的哦。

    “大胆用吧,咱们这里用电不要钱。”叔叔在旁边回了一句。

    这要感谢沈光林。

    这个年代的农网并不好,停电也是经常性的,因此沈光林在老家附近的后山上装了几百千瓦的光伏电站,而且为了让乡亲们用电有持续和稳定性,还配了储能的铅酸电池。

    大家用电是不要钱的,因此,沈家村落向来灯火通明。

    老沈烧好水就出去串门去了,一会儿功夫就带了各种菜回来,有藕有芹菜,有咸鱼腊肉,还有一条上好的五花肉。

    在金陵这个地界上,还是他的头面最足。

    沈光林就躺在那里安详的休息,这里是沈家的老宅,虽然不存在沈光林的记忆里,但存在于现实之中。

    而且,因为沈光林的关系,这里想必以后不会再拆迁了吧。

    说不得,以后这里的大门上还会挂一个牌匾呢,还是金陵市政府给立的,上面写着沈光林旧居。

    茶香氤氲,沈光林整个人都升华了。

    厨房里,沈姐姐也不感慨了,跟着叔叔一起做饭。

    女人么,再啰嗦再清高,厨房里的活还是不能不干的。

    沈光林微抬头,端起顾景舟版的紫砂壶,抿上一口茶水,旅途的疲惫似乎也就这么消散了。

    如果只是养老,住在老宅真的也不错。

    这个年代污染少,食品蔬菜都是既有机又环保。

    当然,养老的前提得是衣食无忧,生活小康。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华夏还有几十年的路要走啊。

    沈光林来了,是不是能够加快这一进程呢

    望着夜色中迷蒙的紫荆山,沈光林想,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

    茶水喝完,休息够了,沈光林去了书房。

    书房里的书很多,沈光林看了忍不住的笑,因为这些书都是包了书皮的,是用牛皮纸包的,外面用毛笔字小楷写着书的名字,分明都是自己的著作和过往发表过文章的刊物。

    估计,这是叔叔和婶婶的杰作。

    哎呀,有心了呀。

    甚么叫做“著作等身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