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三五章 1987年 (1)(第2/3页)

    番。

    李蓉捧哏做的不错,在一旁直夸赞“写的真好。”

    写的当然好了,科班出身的。

    沈光林小时候上过书法培训班的,家里有钱,师从名家。

    而且,这个活动一直坚持到了初中,那些年还参加过书法比赛呢,得过一些火锅奖。

    但是,后来的他就特别讨厌这一套了,从进入高中之后再也没练过字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没人管了,反而又喜欢起书法来。

    这些年,他也经常找来名家,找来名帖,悉心临摹,成就反而不错,一些在世的书法名家说,沈教授已经登堂入室了。

    真不是谦虚,也不是吹捧,得亏他底子好。

    更主要的是穿越之后,没有什么特别的娱乐措施,沈光林又重新把字给捡回来,有小时候打下的基础,有名家名篇指导,字有进步也就成了必然。

    老李来了,这是于阿姨到京城之后他第一次登门,说是找小沈有事。

    谷幺atsaa  于阿姨赶紧去烧水泡茶,老李说不碍的不碍的,转头就看到自家闺女在给人当丫鬟使,相当不开心。

    “让我来让我来,年轻人怎么写的好毛笔字”老李也是一时技痒了,“以前,我们单位的春联都是我写的,我可是号称兵工所一支笔。”

    “真的假的。”沈光林不信。

    “当然是真的,我读书的时候就是字写得好,你于阿姨能够作证。”

    于阿姨笑而不语。

    还真不知道老李有这技能呢,沈光林不得已只能让开位置。

    老李也是不客气,撸起袖子就写和风辞旧岁,瑞雪兆丰年。

    还来了个横批五谷丰登。

    “怎么样,怎么样应情又应景。”老李就像个小孩子一样,在女儿女婿面前显摆开了。

    当然,如果不是看于阿姨就在不远处,不过不是老李的眼神不对,沈光林就信了他的邪。

    看着老李写的一副对联,李蓉也停下了研墨的手,问沈光林,“这字写的怎么样。”

    看还是好看的,卷面挺整洁的,但是让沈光林夸奖他,还差点意思。

    “说实话还是假话”看着于阿姨端茶给老李,沈光林示意李蓉也给自己倒杯茶,想了想,沉吟开来了。

    “你先说说看。”老李觉得判断实话还是假话的权力在自己这里。

    “身姿展而不夸,笔迹行云流水,潇洒飘逸。”沈光林喝了一口茶水,赞扬道。

    “恩,可以说的更具体点,这种实话我还是爱听的。”老李对这个评价很是满意,只是他不知道小沈这些套话从哪里来的,听着就很厉害的样子。

    这下子,织毛衣的母女俩也聚拢精深来听了,看看老李的字是如何的厉害。

    “听实话是吧,我的意思就是整体看着还算干净整洁,但是没筋骨没锋芒,一看就飘,都不用多想,肯定是自己随着性子写的,根本没有系统学过。

    真想书法入门呀,要从欧阳询着手,所谓颜筋柳骨,你看这,笔意僵直,用钩轻佻,这都不叫写了,这叫画,应该是照着别人写好的字画出来的。”

    沈光林越说越兴奋,老李的脸色却越来越黑了。

    求你做个人吧,我想听的不是这样的实话。

    “你看,就知道您老不愿意听实话,达者为师,专业人士的话还是可以听一听。”

    “就你还专业人士”老李表示不服。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