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八十二章 经抚之重(第2/2页)

    果当然也差不了多少。

    十余万明军驻守的广宁犹如土鸡瓦狗,老奴只用了一个孙得功和不到一万的奴兵就拿下了这座辽左的军事重镇。

    十余万明军被几千建奴杀如丧家之犬,可以说连反抗都没有,明军根本没有组织防御或者说反攻。

    王化贞被老奴打的惨败而仓皇出逃,连广宁城都不敢进,直接向山海关一路狂奔。

    他在关外遇到了熊廷弼,苦苦哀求熊廷弼出兵救援广宁,而熊廷弼岂是那么大度的人

    他当即嘲讽道

    “制台怎么有空来了,你的平奴之策进行的怎么样了可已经荡平了建奴”

    他这一席话使得王化贞无地自容,只得灰溜溜跑回了山海关。

    广宁明军的溃败,使得大明朝在关外再无一立足之地,辽军损失殆尽,而作为巡抚和经略的王化贞和熊廷弼也被下狱论罪。

    最后东林党人将所有重罪全部推给了熊廷弼,以他们的说法就是,熊廷弼身为经略,手握重兵却见死不救,乃为第一罪人。

    而魏忠贤也对这个性格刚烈的人早有不满,尤其是熊廷弼答应给他的贿赂没实现,魏忠贤更为痛恨于他,于是他从中暗箱操作,向皇帝进谗言说,熊廷弼乃是此战第一罪人。

    皇帝听信了他这个大伴的谗言,于天启五年,熊廷弼被下令当街斩首,传首九边立威。

    真正的罪人王化贞倒是什么事都没有,在刑狱中好吃好喝的住着,不止东林党人在保他的命,魏忠贤也在袒护他。

    魏忠贤要保他原因很简单,只因为王化贞孝敬过他。

    后一直到崇祯四年,明军在大凌河的又一次大败,导致崇祯皇帝越想越气,最终恼羞成怒,在次年终于将这个罪魁祸首给斩杀。

    从这一点来看,可见当时大明朝廷昏暗到了什么程度,魏忠贤和东林党这两方手握大权的势力,根本就不顾国家大义,他们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这也是朱由校迟迟不任命新巡抚的原因,战场上,只能有一个统帅,既然你已经将他扶到了这个位置,就要坚定的去相信他,去支持他,就算败了,也无怨无悔。

    而此时的大明朝,只有熊廷弼这一个能文能武的实干型人才入得了朱由校的眼,也只有他,才能稳住辽东,挡住老奴。

    如果过早派一个巡抚去上任,那之前将袁应泰革职将毫无意义,因为巡抚可以跟经略对着干,经略还拿巡抚没办法。

    那些扎根在辽东的罪魁祸首,只需要稍稍的出一波血就可换来一个巡抚的支持,有了巡抚做靠山,熊廷弼岂不是又被架空了

    而现在不同了,除了时局的需要,朱由校手里也有了一批可用之人,经过他大半年的努力,大明朝已经改变了国运。

    s

    这一章并不是水,而是作者特意写的,目的是想让那些不清楚历史的书友好好了解一下。

    告诉大家主角为什么要这么相信、支持、拥护熊廷弼。

    又为什么对东林党人这么恨,讲真的,东林党人在明末的危害并不是贪污腐败喷皇帝这些,因为当时的明朝官场风气就是这样,其他党派的官员也好不到哪去,只是东林党的势力最大而已。

    关于这些重大事件的,作者都会用一章或者半章来简单写一下,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黑暗的历史。

    现在网上很多人都在疯狂吹魏忠贤,说什么魏忠贤不死明朝不会亡之类的,这种言论纯属放屁。

    魏忠贤并不是个什么好东西,他和文官是一样的,做的所有事都是为了一己私利。

    毛文龙和熊廷弼就是因为没有拍他的马屁,才被他暗中下手整的,他为了杀熊廷弼,甚至将熊廷弼打入了东林党一派,简直可笑至极。

    而毛文龙因为将在外,所以魏忠贤没有机会害他,但也被他整的很惨,这里就不细说了,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好好了解一下。

    总之大家看明末历史只要记住一点就行,不管是文官、武将,还是魏忠贤这样的太监,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这也是本书没有太多魏忠贤戏份的原因,作者本人深深的鄙视这个地痞流氓。

    而像卢象升、孙传庭这种的,那是千万里挑一。

    而作者之所以发在正文里,也不是想多赚大家的币,作者也不是靠吃饭,这本书成绩并不好,完全是在靠爱发电。

    作者是想要通过盗版途径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段话。

    多谢大家的支持

    7017k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