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58章 窥探真相之人(第2/2页)

    

    否则,如日中天的镇西王斩杀当朝天子的消息,一旦传出。

    无论理由有多正当,皆是一场令人胆寒的波澜。

    若是被一些境外势力所利用,鼓动人心,甚至会震动朝野之基。

    所以真相,只有顶层的那么一小搓人知晓罢了。

    大绣衣,两相,启元帝

    整个大夏朝廷知晓此事之人,也不过双手之数。

    那目睹了一切真相的内务总管老太监,也在翌日清晨,留下遗书,捧着自己的宝贝儿,追随主子去了。

    至于当初在京城中,听闻了老太监“宣江南进宫面圣”的禁卫和修者们。

    虽然隐隐察觉其中有所蹊跷。

    但无人敢出声。

    他们皆是通晓人情世故之人,知晓有时候不出声便是最好的选择。

    否则,总会有人让他们再也出不了声。

    可惜,并非所有人都是如此。

    阳春三月,京城大部分已重建完成。

    明媚春光下,柳絮飞舞中,街巷依旧繁华。

    距“宗人之乱”已过去两月有余。

    启元帝登基后,虽年纪尚轻,权谋手段亦略显稚嫩。

    但在两相的辅佐下,仍将大夏治理地仅仅有条。

    在主持了京城重建,祭祖大典以及数十次大朝仪后,文武百官和黎明百姓,皆是习惯了新帝的存在。

    这天入夜,礼部尚书府。

    一处僻静阁楼之内,三道人影绕桌而坐。

    首座之人,年过半百,两鬓斑白,眉宇间自有一股身居高位之气度,卓尔不凡。

    他便是这宅子的主人,礼部尚书,钱雪为。

    而在他身前,坐有两人吏部尚书吴佢,户部尚书魏巍。

    三部尚书,汇聚于此。

    “钱尚书,这般晚了,唤我俩人所为何事”

    吴佢眉头皱起,道“如今新帝登基,最是厌恶朝中小团体之事,你这是明目张胆给那位上眼药啊”

    他身旁的魏巍点头,也是深有此意。

    钱雪为看了他们一眼,深吸一口气,“吴尚书,魏尚书,我有一发现也许可以搬倒那镇西王”

    吴佢与魏巍对视一眼。

    前者开口道“钱尚书有何发现”

    钱雪为道“当日就在京城之人,有一位乃是本官亲信,在本官一番手段下,他向本官讲述了当日发生之事。”

    顿了顿,他继续开口,“先帝驾崩前,他曾听闻镇西王被宣入宫中。”

    吴佢眉头皱起,“此事能说明什么”

    “莫急。”钱雪为摇摇头,“此事确实说明不了什么。但他还说,有人曾看到季柯将一物交给镇西王。”

    望着眼前二人,他缓缓开口,“尚方剑”

    话音落,两人倒吸一口冷气

    钱雪为又道“镇西王持尚方剑进宫面圣,而后先帝身死两位想到了什么”

    两人沉默。

    自然,他们脑中浮现了一个荒唐的猜测。

    荒唐到即便此处只有他们三人,也无人敢于说不来。

    吴佢叹息一声“老钱啊,镇西王大势已成,无论宗人之乱当时发生了什么,皆是被当今陛下及两相掩盖下来,还是莫要窥探得好”

    “你知晓的我等虽位居一部尚书,但在那几位眼里,还上不得台面。”

    魏巍听闻,也是点头。

    显然,吴佢和魏巍两人,并不想再掺和到这事儿里。

    “你们听我说”

    钱雪为深吸一口气,

    “我还查到宗人之乱当日,先帝的内务总管曲公公,便一直侯在夏宫门口,只要能拿到他的证言,公之于众,即便两相与陛下也不能阻止泱泱民意”

    “两位,我有把握,能将那镇西王拉下马来”

    话音落,吴佢与魏巍神色骇然地看着钱雪为。

    他们自然知晓,当初唯一与煕元帝一起留在夏宫的内务总管曲公公,在先帝死去的第二日便自尽了。

    钱雪为明显是疯了,才打算对前内务总管的尸身动手

    吴佢叹息一声“老钱啊,你魔怔了我等当初反对江南封侯,只是为了制衡绣衣府而已。”

    “如今他大势已成,为何你还要执着于与他过不去”

    魏巍也是开口劝道“老钱,莫要失了智啊”

    说罢,两人告辞离去。

    皎洁的月色之下。

    钱雪为望着两人远去的背影,冷哼一声,“胆小怕事”

    良久后,他目露怨恨之色,仿佛又想起了那一日大朝仪上。

    自己在文武百官面前,丢尽脸面之事。

    于是,钱雪为不禁发出恶鬼一般的诅咒,

    “江南本官绝不会让你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