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992章 大战之后(第1/3页)

    大战之后

    如前文“三征淮南”所述,常州之役意义非凡,这是南唐所取得的唯一大胜,虽然不是直接打击后周,但这次胜利已经迫使吴越国收兵,南唐得以把东线战场的武装力量调往中线主战场抵御后周。

    其次是对双方士气的影响,后周重新审视了南唐的战斗力,不再抱有“三个月灭亡南唐”的幻想,勃勃雄心受到了一点点打击;而南唐则在节节败退中重拾信心,内心升起了一种“我又行了”的小躁动。

    南唐李璟毕竟是政治高手,一根小阳线不足以让他惊呼“大牛来了”,而是非常冷静地借着利好拉高出货,主动找后周柴荣谈判,把军事优势进行政治变现。

    李璟一方面给不厌其烦地给柴荣写信,降低姿态求和解,给柴荣递台阶,另一方面则派皇弟李景达挂帅领兵北上,给后周施压,以战迫和。

    后周与南唐斗智斗勇,前文已有详叙,暂且按下不表,单说吴越国钱弘俶。

    其实这次东线战场的大溃败给吴越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虽然以中原为主角的新、旧五代史不屑一提,以吴越为主角的吴越备史不好意思提,但我们仍然能从各方史料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吴越国的窘态。

    首先是军事方面的部署。

    伐唐主力败归后,钱弘俶任命堂兄钱文奉钱元璙次子为水陆应援诸军都统使,为吴越国看护北大门。

    钱文奉能骑善射,“能上马运槊”,符合大将的选拔标准,不仅武艺高超,而且涉猎甚广,对经史、音律、图纬、医药、马球等冠绝一时。曾拜访着名高僧德韶,请他为自己算命,德韶大师掐指一算,说了句“明公己巳八十一”,钱文奉很高兴,认为自己能活到81岁,结果在开宝二年969就去世了,那一年是己巳年,他死在8月11日,人们方悟“己巳八十一”的预言。

    另外多提一句,高僧德韶就是前文出现过的劝钱弘俶回杭州、不然就有灾的那位高僧。在那个云诡波谲的时代,钱氏宗族很多人都与他有交集,给“后钱元瓘时代”又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钱文奉原本就是苏州中吴军节度使,与西北面的常州接壤,是吴越国重要门户。钱弘俶此举是防备南唐乘胜追击,反攻进入吴越国境内。

    与此同时,钱弘俶开辟了第二战场,福州方面出兵,对南唐发动了试探性攻击。

    南唐的建州节度使陈诲在南台江将福州的吴越军击退;常州方面的南唐军也没有时间与吴越国纠缠,大胜之后就被匆匆调往淮河战场,抵御后周。

    吴越国在南北两个方向均被南唐打败,唤醒了对南唐的军事记忆,如元德昭所云,南唐大国也,不容轻视。

    随后,钱弘俶又任命堂兄钱仁俊坐镇福州;又打算大规模征募军队括境内民丁以益师旅,有一人手疏切谏,乃止,切谏的这位仍然是钱弘亿同志。

    总之,钱弘俶手忙脚乱,略显狼狈,军政大权不得不由钱氏宗族如钱文奉、钱仁俊、钱弘亿等分担,而一旦这种状态持续太久,难免出现功高震主、威胁王权的现象。

    其次是政治上的补救。

    当年11月,钱弘俶向后周进贡白金五千两、绫一万锭,算是对东线全面溃败的一个交代,望柴荣同志大度;又进献金花银器一千五百两,作为柴荣的生日礼物,祝柴荣同志生日快乐。

    大敌当前,柴荣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