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79章 老兄复来2(第1/2页)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恐吓。王延钧吓得面如土灰、汗如雨下,恭敬而谦逊地送走了王延禀。

    与一切最高权力非正常交接一样,王延禀、王延钧联合推翻王延翰,同样是迷雾团团

    王延翰自立称王不足三月就被推翻,算上他袭位威武军节度使以来,满打满算也不足一年。这一年里他究竟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呢

    找来找去,也无非就是好色而已。至于大兴土木,新主登基,有几个不修宫殿的就算十几里的“水晶宫”确实过于奢侈,那么他不也就奢侈了这一次吗

    好色,板上钉钉,但比起李存勖、王宗衍,他还是小巫见大巫。

    除此之外,就再也找不出他被推翻的理由了。就连推翻他的王延禀,也只能给他扣上一顶“弑父夺权”的帽子。

    王审知是他杀的吗肯定不是。5月,王审知病重,就命长子王延翰代管军政权知军府事,这个位置一般来说就是下一任接班人。12月,王审知病逝,王延翰顺利袭位。

    王延翰会这么心急吗在已经明确了接班人的身份后,在等了七个月之后,在父亲已经奄奄一息的时候,就失去耐心了显然不符合常理。

    王延翰的史籍记载非常简短,例如旧五代史中,只有非常简短的一句话

    “审知卒,子延翰嗣,为弟延钧所杀。”全剧终。

    在新五代史中,修爷罕见地比旧五代史多费了些许笔墨,做了个较为全面的介绍,但也只有区区不足二百字,其中还有一大部分是控诉他那“陋而淫”的妻子崔氏。

    即便是在十国春秋中,王延翰也只分配到不到五百字。

    而在五国故事中,王延翰妻子崔氏的篇幅将他完全碾压。

    稍作整理归纳,便会发现其中的吊轨之处在所有史籍中,对王延翰的记载都是寥寥数言的简单概括,并且他的妻子崔氏还被分配了一半的戏份。然而在这惜字如金的简短史料中,也会有发人深省的字眼

    “延翰为人长大,美皙如玉”新五代史

    “延翰为人长大,美皙如玉而好读书,通经史”十国春秋

    联想一下,“面如冠玉”通常是何种人物的脸谱化描写。

    再者,王延翰袭位之初,就平定了规模达两万人的陈本变民集团。王延翰真的无能吗

    指责王延翰不能兄弟相容,把弟弟王延钧外放到泉州。把弟弟外放到地方,算心狠手辣吗比起软禁在“十六宅”或者直接杀掉,王延翰的做法真的是很仁慈了,让弟弟去地方做刺史,让他握有兵权,而不委派监军、不指派亲兵卫队予以监视、约束。

    王延钧在王延禀斩首王延翰之后,才进入福州,一说是当天就进了,另一说是次日才进。真那么巧偏偏让王延钧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最关键的问题,是二人起兵的原因。从现有史料来看,似乎就是单纯的“看你不爽”,我个人认为,王延翰之死比朱友珪之死还要诡异。

    无论其中有何种阴谋,总之,王延钧在王延禀的大力拥护下,顺利推翻了王延翰的统治,成功取而代之。

    王延钧上台后,改名为王鏻,老规矩,沿用王延钧。

    后唐李嗣源任命王延钧为威武军节度使、守中书令、册封琅琊王,其实册封的头衔、官衔很长,什么金吾卫大将军啦、检校太师啦我们只挑几个有代表性的。

    王延钧随后进贡了一些土特产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