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38章 “治愈大师”张全义2(第1/3页)

    “治愈大师”张全义2

    前文曾详细讲述过张全义恢复洛阳生机的故事,因此给他起了“治愈大师”的外号。张全义的工作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其实在那更早之前,与李罕之合作共事时,张全义就有意打造自己“种田叟”的人设。

    随后的三四十年里,张全义一直很沉寂,虽然身居高位,却一直不显山不露水,几乎被人们遗忘,这些年里他只做两件事种田;劝别人种田。专业种地三十年。

    李存勖灭梁之初,打算挖朱温的坟墓,开棺戮尸。当时无人敢劝阻,只有张全义挺身而出,及时劝阻了李存勖的这个想法;后梁降臣为了迎合李存勖,纷纷诟骂后梁、朱温,侮辱旧主,以讨新主欢心,而张全义却坚守道德底线,只是做好本职工作,尽忠职守,绝不对旧主落井下石。这两件事让张全义在后唐圈粉无数,获得了人们的尊重。

    后来李存勖的刘皇后死乞白赖地要认张全义当干爹,在李存勖的斡旋下,张全义只能接受。有了刘皇后的撑腰,后唐更无人能动这位年逾古稀的种田叟了。

    有意思的是,后梁即将灭亡前,一直潜水的张全义冒泡,向朱友贞建议撤换段凝,朱友贞不听,国破身死;后唐李存勖即将败亡前,一直潜水的张全义再次冒泡,建议让李嗣源挂帅,李嗣源听了,国破身死。

    这只能是历史的巧合,命运的玩笑。

    然而张全义也有一些挥之不去的污点

    1,司法混乱

    张全义没什么文化,又是行伍出身,在处理民间诉讼时,往往没有足够的耐心和能力,“以先诉者为得理”,谁先来告状谁胜诉,或者说是原告皆胜诉,导致了治下的冤假错案无计其数,百姓不胜其苦。这是张全义饱受诟病的一点。

    2,杀罗贯

    河南县县令罗贯,是张全义的下级,为人耿直、不近人情,得罪了张全义,被张全义记恨。后来,曹太后去世,李存勖视察曹太后陵墓的修建工作,道路因连日的暴雨而泥泞不堪,而这片道路就在罗贯辖区,于是张全义联合刘皇后、宦官一起煽风点火,最终使李存勖怒不可遏,诛杀罗贯,并曝尸示众。

    罗贯之死,天下冤之。这是张全义“良玉之微瑕也”。

    3,醒酒石杀人案

    张全义的监军失姓名曾得到了唐朝著名宰相李德裕在平泉别墅里的一个醒酒石。这便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平泉醒酒石”。

    李德裕不用做太多介绍,“牛李党争”中“李党”领袖。此君非常儒雅,尤其钟爱各种奇石,收藏了不少绝世好石,而他最为心爱的,就是这块儿醒酒石。每当他喝醉,都要卧在这块儿醒酒石上醒酒。他曾专门为这块儿石头题诗

    “蕴玉抱清辉,闲庭日潇洒。

    块然天地间,自是孤生者。”

    可以把李德裕的平泉别墅想象成红楼梦里的大观园,里面全是李德裕精心栽培的各种奇花异草、珍木奇石,而这块儿醒酒石就是园子里的镇园之宝。大诗人白居易就非常羡慕李德裕的这块儿石头,经常专程来平泉别墅欣赏这块儿石头。

    李德裕曾作一本家训,其中一条就是针对平泉别墅中“移吾片石,折树一枝,非子孙也”

    等到黄巢之乱时,平泉别墅遭到了严重破坏,值钱的东西几乎被洗劫一空,就连事后负责修缮洛阳宫殿的张全义,也没少移栽平泉别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