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六十九章 无冕皇帝(第1/4页)

    宁卫民对斐翔在内地遭遇冷落的状况百思不得其解。

    不经意中就想出了神儿。

    赵长青也是商业场面上的人,察言观色的本事当然是有的。

    他很快就从宁卫民的神情中发现了他对这张专辑异乎寻常的感兴趣,忍不住出口询问。

    宁卫民就半真半假地说,自己在海外曾经看过斐翔的演出录影带,好像得过什么唱片大奖。

    个人感觉斐翔的嗓子是有磁性的那种,专业素质非常优秀。

    所以实在不敢相信这个外貌和声音条件都这么出色的艺人,在内地居然会不受欢迎

    他的音乐专辑会滞销

    这好像是没有道理的事儿,会不会搞错了

    结果这一番话,立刻激就发了赵长青的深有同感的共鸣。

    不但点头称是,表示非常赞成宁卫民的看法,说当初他们就是这么考虑的。

    而且如同找到了知己一样,还滔滔不绝跟宁卫民诉上了苦。

    他从专业音乐制作人的角度地给宁卫民耐心地解释起来,这张专辑的发行是如何的坎坷,很有点时运不济。

    这才让宁卫民逐渐搞清楚了到底是怎么一回子事儿。

    敢情这说来说去,根源还在今年5月份内地歌坛刚刚发生的那场音乐盛事让世界充满爱百名歌星台演唱会上。

    没错,斐翔在今年年初刚到内地时,那时乐坛大环境,对他还是非常有利的。

    当时内地流行音乐还没多少能登堂入室的,演出也基本是半地下状态。

    像未来的“歌坛一姐”田振还没出名,她正翻唱张国荣的莫妮卡。

    就连这时候她的竞争对手,也不是那位“那姐”,而是唱成吉思汗的张蝶。

    而全国所有流行歌星里,最红的就是所谓的“南北二张”北边的张嫱,和南方的张行。

    但就连他们俩,所演唱的歌曲也全都是翻唱歌曲,还主要是翻唱港台地区的。

    当时就连内地的“摇滚教父”都还在沉寂期,顶多也就在京城的外国人圈儿里闹出了一点小小的名气。

    至于内地各大音像出版单位牟足了劲到处寻找新人。

    想尽办法要把找到这些歌手包装得洋气一点,结果往往都是“土味儿时髦”。

    专辑制作也都是一种业内通用的模式。

    港台歌、外国歌,重新填上词,拿过来就唱。

    随随便便就能卖个几十万,也没人在乎什么原创。

    这个时候,可以说是内地的音像出版最容易赚钱的时候。

    只要机器一开,就是黄金万两,哗哗印钱呢。

    所以像斐翔这种货真价实“舶来品”。

    而且已经在海外成名,用“金唱片奖”证明了自己实力的歌手。

    简直就是最稀缺的珍宝。

    可以说只要他愿意,任何内地音像出版社都会屁颠屁颠追着他,为他出专辑啊。

    就这样,最终太平洋唱片不但花了大价钱与斐翔签订录制合同。

    无论从配乐还是录音、造型、摄影、封套制作等方面,他们都尽可能地找到了顶尖高手来保证制作水准的精良。

    并且还不惜投入大笔资金,打破常规,给斐翔在大陆内地的首专,直接就定下来一百五十万盘磁带的发行量。

    总之,斐翔这张内地首专起步就很高,太平洋唱片投入是相当巨大,在大陆内地也算是大制作了。

    其实即使到了下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