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百零三章特大新闻(第1/3页)

    “新闻新闻特大新闻”

    “我国目前最大的四幅壁画在京城地铁落成”

    “京城市政府决定,将从4月1日起扩大外国人在京城的旅行区域”

    “皮尔卡顿服装公司正与国际影星阿兰德龙接洽,诚邀左罗拍摄电视广告啊”

    临近下午五点,下班高峰即将到来的时候。

    街边的一个书报摊上,两大摞二百份儿的京城晚报也刚刚送至。

    摊主抓紧时间摆放好报纸,就按照惯常的习惯,一边浏览着报纸的标题,一边冲着街上的人流卖力的吆喝着。

    别说,什么国家大事都没有“阿兰德龙”的名字和“左罗”的招牌管用。

    虽然前面的几句,行人是完全无动于衷,可随着最后这句一出口,书报摊儿前立刻就有了不一样动静。

    打个比方,就跟摊主学会了孙悟空的定身法似的,立马定住了经过报摊的好几位。

    有两位结伴而行的马上就转回来,一个骑车的也一刹车闸停在了路边,然后蹁着腿往回倒。

    “什么什么你刚才喊什么阿兰德龙”

    “没错啊,就是阿兰德龙”

    “演左罗的那个”

    “还能是哪个啊。人家除了左罗,还演了黑郁金香呢,现在电影院正放呢。一票难求啊”

    “那那成,给我来一份吧。哎这哪儿呢,怎么没有啊”

    “有啊,您甭看头版啊,往第三版右上角找”

    “哟就这么点儿内容啊”

    “嘿,瞧您这话说得,这不是大众电影,是晚报。能给您个最新消息就得了。您还打算看看黑郁金香和左罗是怎么拍得啊”

    “哎,您这话对啊,我不挑,给我来一份。”

    “我也要,我也要,来一份啊”

    接下来,都不用摊主再吆喝什么了,簇拥到报摊儿上的人头,就足以把后面源源不断的顾客吸引过来的。

    结果一篇二三百字的报道,让就当天的京城晚报在全市范围内提前半个小时售罄。

    甚至连这一现象都成了京城当地的社会新闻,还导致去邮局交年费订报的人数目大增。

    要知道,这天许多习惯了蹭报纸看的主儿,纷纷掏钱卖报,导致许多有长期购报习惯的人都没买到当天晚报。

    而类似的情况还是头几年撒切尔夫人人民大会堂前摔的那一跤,才出现过呢。

    由此可见阿兰德龙对于普罗大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后续的影响更是超乎炮制这则新闻的人所预料。

    因为无论是皮尔卡顿还是宋华桂,甚至是宁卫民本人都没想到,这只为试水的一篇新闻居然热度能把水给烧开了。

    其后才第二天,皮尔卡顿公司的电话就成热线了。

    不许多影视相关的报纸和杂志都来打电话探听消息,发出采访邀请。

    比如大众电影和电视周报,以及国家电视台、京城电视台

    这样的权威媒体无不表示对此事件的关切。

    就是纺织部、轻工部、文化部,也专门来人来电核实情况是否属实。

    于是乎,皮尔卡顿公司整个乱套了。

    一天下来,几乎人人接电话居然接到了嗓子沙哑的地步。

    前台就甭说了,那是本职工作,再忙再乱也没法抱怨,顶多就抱着电话不撒手了呗。

    可其他的各个部门也是电话不断,这无疑让公司的正常运转受到了严重影响。

    因为许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