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218章 艺术气息(第1/3页)

    百老汇大街这边有几十家剧院,以百老汇剧院、帝国剧院为中心,构成了这一片的艺术区,笼统地来讲,每一家剧院都可以叫做百老汇剧院。

    来曼哈顿旅游,超过60的游客都要来这里看戏。

    很多知名的好莱坞电影,其实也是从百老汇的戏剧中改编过去的,比如斩获无数奥斯卡大奖的芝加哥。

    这是表演行业里最高的艺术形式,比好莱坞电影还高。

    毕竟看戏的门槛太高。

    普通人别说买不起票,买得起也看不懂。

    别说普通人了,周不器又何尝不是如此他在国内的时候,从来就没看过任何传统的戏剧表演。

    再看看百老汇这边

    就实在汗颜。

    自己还天天讽刺美国这边没文化、没底蕴呢,可人家都在积极地去欣赏这种高级的艺术形式国内的昆曲、京剧、越剧什么的都快活不下去了,新火起来的都是德云社、开心麻花这种浅薄的逗乐子的团体。

    周不器就决定了。

    他都买票来莎剧了,就没有任何理由不去看自家的昆曲

    能不能看懂且不说。

    人家都来美国演出了,总要去支持一下。

    看看日期,排在三天后。

    周不器跟宁露一起,很低调地进入了剧院里。票是唐马特里克买的,位置比较好,在第六排。既不会离得太远,也不会因为太靠前也需要持续地仰脖子。

    见到了马特里克的太太和他的女儿,就去握手致意。

    等待开幕的时候,宁露就小声地说“青春版牡丹亭,你没看过吗”

    “没啊”周不器瞥她一眼,“干啥你看过”

    宁露轻轻颔首,“嗯,看过。”

    “真的假的”周不器就有些吃惊,“你在哪看的”

    宁露吃吃一笑,“大二的时候呀,在学校里。”

    “学校”周不器就撇了撇嘴,“大学生艺术团表演的啊那成啥了那是昆曲啊,得是童子功才行,哪是随便一个大学生就能上台表演的。”

    宁露轻声道“不是大学里的艺术团,是青春版牡丹亭的团队,就是刚才海报上的那些演员。”

    周不器就很吃惊,“原班人马”

    宁露道“对呀,就是他们。昆曲不是都没什么人听了嘛,他们就走进校园了,免费给大学生表演,来推广一下。”

    周不器也不是完全地愣头青,点了点头,“嗯,昆曲的欣赏门槛太高了。京剧里都是大白话,昆曲里都是文言文。别说大学生了,差一点的大学都不行”

    宁露抿嘴含笑,瞟他一眼。

    周不器奇怪,“怎么了”

    宁露戏谑道“你说得对呗,人家一个戏剧团队那么辛苦地在大学里表演,肯定不能每一所大学都去。就会有所取舍,差一点的大学就不去了呗。”

    周不器就很无语。

    他跟宁露基本算是同期的大学生。

    也就是说青春版牡丹亭走进大学校园去表演的时候,恰好就是周不器读大学的时期。

    可他从来就没听说过这件事。

    那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人家根本看不上北科,觉得去了也白去就北科的那些大学生,未必能听得懂。

    周不器就解释道“我那是理工科大学,你那是文科大学,本来就有区分,有啥奇怪的。回头你查一下,看看这个团队到底怎么回事牡丹亭我是知道,是昆曲里最著名的一出,来自明代的戏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