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899章 专利的市场运营(第1/3页)

    “自有授权”周不器加以询问,“怎么说”

    “就是一种专利公司的运作模式。”

    然后,周绍宁就对美国的专利运作的模式进行了简单的说明。

    主要就是两种。

    一种,是自有授权模式。

    就是以rx公司为代表,这家公司从外面采购来了大量的专利,却不对外进行授权。谁想使用他们的专利,需要申请成为rx公司的会员。

    其实就是会员制。

    付费成为了rx公司的会员之后,就可以使用rx公司的所有专利了。他们的专利,只向自家的会员授权,非会员用户就算给钱也不行。

    这家公司最强大的部门就是法务团队,就是满世界地找茬,天天不停地发起诉讼官司。

    另一种则是全授权模式。

    比如terdigita这种公司,也是不断地在市场里高价购买各种各样的专利。把专利买到手之后,就开始对外销售。

    所有的专利都明码标价。

    其实就是订阅制。

    没有会员限制,只要给钱了、订阅了,所有的商家都可以使用。

    同样,也要有一个超级强大的法务部门才行。一旦发现谁没有订阅,就在背后偷偷地使用了自家专利,那就等着吃官司吧

    随着国内这些年科技行业的快速发展,吃到的这类专利官司就越来越多了。这些公司可不像微软、苹果、谷歌那样。

    你要是侵犯了微软的专利,那种超级巨头很多时候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打官司的时间,早就把钱给赚回来了。

    就算打官司赢了,那点专利费可能都支付不起律师费。

    而且,这些外国公司为了能在国内把市场做起来,就要广结善缘,不敢在专利版权上过分地较真,采用的是一种委曲求全的态度。

    可是,这些专利公司就不一样了。

    这种公司主要业务,就是专利生意

    他们不搞研发,从市场中买来许许多多的专利,然后就开始对外销售。对这种公司来说,知识产权就是他们最重要的核心资产。

    在专利侵权的事情上,就不可能退让了,要一路追杀、喋喋不休,不惜打到to。一个厂商侵权成功了,后续的厂商就会跟着一系列的侵权,必须要杀一儆百。

    这一类的公司,在国内有一个统称词语概括专利流氓。

    周不器半开玩笑地说“老美的商业市场还真是发达,连专利都能玩出这么多的模式出来。收购专利,然后对外销售,会员制和订阅制我看可以搞一个线上的专利网站,就像奈飞似的,运营专利的流媒体平台可以买会员,也可以可以单个订阅,在线支付,互联网的tob业务。”

    周绍宁还当真了,吓了一跳,“b端的业务搞不了流媒体吧”

    “随口这么一说。”周不器摆了摆手,“欧美这种市场环境,真是这种专利流氓最佳的生存土壤。”

    周绍宁道“把他们称做专利流氓,其实有点不负责任。这些专利公司的存在,才会让科技行业取得更快的发展。”

    “是吗”

    “对,很多公司研发出了一些专利,却拒绝对外授权。一旦这是某一个行业绕不开的专利,就有可能导致这个行业技术发展的止步不前。这些专利公司的关系网都很强,可以跟一些部门协商,官商一起对专利持有方施加压力,高价把专利买过来,然后广泛地对外授权。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