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百八十五章 都不算实诚人(求订阅)(第2/3页)

    年能完成都算是快速。

    “魏王殿下广纳贤才,门客满庭,又统筹有方,更是广召天下文人相助,单我们长安之地便有上千文人汇聚魏王府,如何不能完成这等盛事”李淳风笑道“魏王殿下还不得不买了好几处佳宅来做人员的安置”

    “原来是这样”

    李鸿儒总算清楚自己的府邸为何卖了个高价,还有中书舍的官员蹲守在府邸门口,就等着他归来。

    皇三代们开始绽放着各自的光辉。

    这种光辉并不以谁的武力强弱定性,也不以对外的军事才能做对比,而是涉及统筹分配,也涉及识人做事。

    相较于唐皇等皇二代的武力,皇三代们传承的是儒家文化,且不断发展发扬这种文化。

    道家在落寞,又有释家的缩退,儒家此时无疑光辉闪耀。

    “这可真是好”李鸿儒赞叹道。

    但凡大儒、文人、儒生、书生们能齐齐同心协力,便能将文化推动到一个新的高度。

    武将驻守边界杀敌防卫国度,文人传承发展文化,让后代更为出色。

    这是一个极为良性的循环。

    相较于教派的布道传承,以皇朝为单位的儒家文化在发力时会极为恐怖。

    这是整整一个群体的齐齐迈步前进,引导是一个国度,而并非一个人,也不只是出一个高手、一位高僧。

    “数年之后,大唐将一片鲜花灿烂之地”

    武有武的霸道,文有文的出彩。

    即便太子等人不擅长武艺和文法,同样可以治理国度,而且能让大唐越来越强大。

    这是与教派完全的不同之处。

    李鸿儒极为满意从李淳风这张乌鸦嘴中听到的好消息。

    每一代的帝王们都有着各自的目标。

    大唐从分裂走向统一,又从统一中走向强大。

    没有朝代会一直打仗,在皇朝的后续上又以稳固为主,皇三代们做的事情无疑就是稳固。

    “那也要给我们道家一点点传承呀”

    看着李鸿儒满脸欢喜之色,李淳风只觉心理有些不平。

    “我们道家并非以羽化飞升仙庭为主,我们还是有相当多人只是喜欢钻研天文、星相、历法、医药等科目”李淳风道“你们多给道家一点活路,不要一棒子打死呀。”

    “那又不是我说了能算的事”李鸿儒回道“您这事得找皇上”

    “我找皇上,皇上就问我历法的事情”

    李淳风重重的叹上了一口气。

    如果说括地志需要的是各类人力,但在涉及日历年历的事情上,则需要有人常年累月的去做记载和纠正。

    人越多,历法反而越具备争议,只会扯出一地的鸡毛。

    这事情只能由钦天监最具权威最忠心的团队去完成。

    李淳风和傅人君争执未休,也是担心再次扯出争议,导致事情半途而废。

    在钦天监的团队中,往昔只有他,而后有极具能力的袁天纲加入,再到袁天纲出走,他又重新恢复了一人。

    这是一项需要漫长岁月打磨才能完成的事情,李淳风心中也没底。

    他心中念着黄庭经,哪敢再对唐皇提要求。

    唐皇对朝臣很大方,但确实一直提防和钳制道家,即便上清派不断靠拢朝廷也是如此。

    他所需的黄庭经不会这么轻易到手,甚至这辈子难于拿到也不乏可能。

    “我好歹也救过你的命,你总得帮衬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