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百三十章 脱身(第1/3页)

    吐浑有十二位名王,有异性者被封王,也有皇族后代传承的正统名王。

    宁王觉得只有一些人死了,他的重要性才能凸显出来。

    一时间,他对吐浑胜利与否没了什么心思,甚至于他内心还有些渴望大唐能进军得更远一些。

    “我不能死,只有你们死了,我才有一些可能”

    大唐地域庞大,但人口有限,难于不断对外拓展。

    曾经的汗国区域就是最好的证明,大片的土地压根没去侵占,不乏一些曾经的汗国人在其中游牧。

    大唐难于掌控额外的区域,更无须说掌控吐浑国。

    即便吐浑国战败,也会依旧成国。

    宁王并不掩饰自己的心思。

    在王庭诸多人的眼中,他就是亲东土的派系,想否认都没人相信。

    若诸王存在,他难有多少可能。

    但若诸王在大战中陨落,他无疑会重新成为其中重要的一员。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宁王一时沉闷尽去,满脸都是愉悦。

    “我还能熬”

    前前后后熬了近四十年,宁王不在乎再多熬几年。

    他确实在绝望中看到了一线曙光。

    但凡大唐的军队打得凶猛一些,爆发力再强大一些,属于他的机会也就可能涌现出来。

    “也不知大唐人的军团较之大隋怎么样”

    宁王想了一会,又对着后方招手叫李鸿儒前去做询问。

    “大唐精兵悍将足有百万之数,不过咱们有龙种马军团,压根不用怕他们”

    李鸿儒在提及大唐军马时,又不忘吹捧吐浑的特色军团。

    “人数就是大唐人最大的优势啊”

    宁王长吁了一口气。

    在这年代,人数便代表着军队的实力,也代表着发展的潜力。

    国度能养活庞大的人口,具备快速繁衍的能力,就有不断续接战争的能力。

    即便东土之地战争连连,也能承受住损伤。

    但吐浑国没这种能力,一旦龙种马军团丧失,便难有什么可能快速恢复。

    吐浑国具备一搏之力,但并不具备后续恢复的可能。

    庞大的军队和战斗力让王庭迷了眼,宁王也难改变这种现状。

    他此时选择了稳坐钓鱼台看戏。

    他能熬到慕容世允离世,也能熬到天柱王年老体衰可能失势的那一天,更是在等待诸多名王在战争中陨落。

    浮屠刀法修行入了门槛,他也想慢慢潜伏于其中,只待寻到良时,便显出锋芒。

    “去库山”

    宁王说的库山便是海心山附近之处的大山。

    李鸿儒当初行进时难于看到一人,四周荒凉无比。

    往那边行进非常顺路。

    他跟随在队伍中,亦是低声与李旦和王梨说着话。

    只要等到合适的时刻 他们就能合理的丧生在野外,进而完 成脱身。

    此时没在星宿川,这种操作并不难 只要找个晚上守夜巡逻的时刻就能安然走人。

    这让李鸿儒感慨宁王真是一个好人 便是他想回大唐时还要送一程。

    跟随宁王近半年 季节已经从冬季迈入了夏季。

    此时的高山峻岭之间有着葱葱郁郁,肥美的水草茂盛生长。

    在吐浑国,诸多地方都是天然的草场 可以供给放牧。

    大唐地域适合养人 但吐浑与汗国等国度尤为适合畜牧业的发展。

    这些国度人少,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