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150章 王有才的新任务(第2/4页)

    好!御寒的衣服,户部已经统一准备好了,御寒的房屋,镇北道那里已经在修建,御寒的蜂窝煤,如今也有了着落。至于今年冬天的粮食,目前来看也是足够的,这一次的镇北道移民,比之前前往朔州和辽东道的人要幸福啊。”

    唐俭可是亲自见证了大唐几波大的移民历程,对于其中发生的事情还是很清楚的。

    正常来说,朝廷统一移民,对于百姓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

    说一个词语,大家就会很有感觉了。

    这个词就是“解手”。

    为什么去拉屎拉尿,上个厕所要叫做“解手”呢?

    这就是因为明朝时期,朝廷组织移民的时候,百姓们都是不愿意的。

    不愿意怎么办?

    那就一个一个的把你们绑着去了。

    至于这样的过程会导致多少人死在路上,这就不是那些官老爷会考虑的问题了。

    反正朝廷下了命令,他们就严格执行。

    而这些移民在路途上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有拉屎拉尿的需求。

    你总不能让大家全部拉在裤裆里头吧?

    那样负责押运的胥吏也一样会被熏得受不了啊。

    这个时候,就需要把人手上绑着的绳子给解开,所以就有了“解手”这个词语了。

    “要让移民们心安理得在镇北道定居起来,肯定得让他们感到待在镇北道的好,要不然现在两地都有公共马车了,人家随时都可以举家回关中,到时候朝廷可就算是白折腾了。”

    虽然这个年代对人口流动管理的比较严格,大唐的警察总署也在开始在长安城推出身份证制度。

    但是要想达到后世那种人员流动监控,哪有那么容易?

    所以李宽也没有指望着单纯的依靠把人吸引到镇北道,就一切完事。

    他原本是希望按照辽东道的风格,搞一个镇北道生产建设兵团出来。

    但是短时间内,并没有那么多的府兵可以调用。

    当初辽东道那边,是借着征服高句丽的东风,吸引了一大批的府兵就地安置,所以薛仁贵才能把辽东道生成建设兵团搞的风风火火。

    可是镇北道的突厥人,早就被收拾了。

    薛延陀人也不例外。

    现在留在草原上生活的部落,就没有哪个可以给大唐带来威胁。

    所以镇北道驻扎的军队数量,十分有限。

    那种平时为农,战争时期为兵的府兵,数量就更有限了。

    事实上,大唐大部分的折冲府,都是设在关中地区的。

    也就是走的那种强中央,弱地方的路子。

    当然,边疆重镇,还是会有驻军的。

    “确实如此,大家在作坊城又不是找不到工作,之所以愿意跋山涉水的去镇北道发展,为的就是发家致富。”

    唐俭也不是那种只会纸上谈兵的人。

    “唐尚书要是有兴趣,我建议你可以在镇北道多买一些草场,除了种植土豆之外,养殖奶牛和绵羊,应该都是有利可图的事情。相对来说,这种收益会非常的稳定,朝廷也是大力鼓励的。”

    李宽对唐俭的印象还不错,所以多说了几句。

    “楚王殿下,镇北道距离长安城已经挺远的了,未来我们真的有可能把镇北道修建成一个普通的道,彻底的纳入到统治范围吗?像是各种羁縻州,其实都是朝廷名义上在统治,实际上还是当地胡人自己说了算。”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