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九十七章 变革者分裂,保守派也分裂(第2/3页)

    有了来自外省贵族和国民议会的压力,进展飞速。

    嗯,然后就分裂了。

    首先是部分经营放贷的小银行和小工厂主人,后来很快就连许多大企业主也开始排斥是这个“超级集团”,或是观点与大多数人相左,离开后和其他境遇相同之人抱团取暖。

    又过了几天,就连博格纳子爵,这位路德维希曾经最坚定的支持者也从原本的贵族代表派系中分离出来,成立了自己的小团体。

    对此经济大师兼传媒大人,尊贵无比的陆军大臣索菲亚做出了精辟的总结

    “路德维希或许懂得军事,有可能了解政治,但他肯定不明白经济是怎么回事。”

    “某个行当的头部联合起来进行部分程度的垄断,从规模上看是好事,因为这能减小无意义的损耗;但从整体发展上看则是不折不扣的坏事,因为它减少了竞争的可能,也同时是在扼杀那些中小规模的经济体。”

    “如果大银行都去和大企业做生意,大企业都只服务最有钱的富人,那么小企业就借不到钱,小银行也筹不到款,甚至联手的产业头部还能互相通力合作,绞杀他们彼此的竞争者。”

    “当然,这些都是很久远之后的事情了,短时间内路德维希的做法甚至还有可能振兴经济,虽然只是看起来被振兴了。”

    “可他偏偏不应该把这当做理所应当的事情说出来,把豪门集团变成弱肉强食的恐怖巢穴;没有了之前的含湖其辞,看清了这个集团是怎么回事的那些人怎么可能还会继续留在里面”

    果不其然,意识到存在问题,但偏偏不清楚问题在哪儿的路德维希,只能一遍遍反复强调自己这边的核心理念。

    只是他宣传的越多,理念解释的越清晰,越没有空白的灰色地带,越是没有人愿意加入他就如同工人们其实也清楚上流水线和当农奴相比不见得更轻松有尊严,但真沦为农奴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过路德维希也并不打算更正随着不断有人退出,剩下的豪门集团成员们也就愈发的团结忠诚,人数的减少非但没有让他们变得软弱,反而声势更大,行动力也更强了。

    那些分裂出去的势力要么假装保持中立,要么还是不得不“屈从”于执政大人的理念,哪怕他们并不愿意回去。

    至于国民议会一方也并没能因为贵族集团的分裂而弹冠相庆,开香槟庆祝是的,国民议会这边也分裂了。

    而且情况还要更严重

    用克里斯蒂安的话说“一切的起因还要追朔到安森拒绝担任国民议会的议长,不过细细想来就算他答应了,应该也没什么意义。”

    既然安森不肯担任议长,原本就“倡导平等”的国民议会自然也不会轻易服从其他人的领导,总体上还是能维持一个集体决议的状态。

    而克里斯蒂安圆滑的手腕加上他“安森兄长”的身份,也多少为他担任议长职务加分不少,愿意配合他的工作。

    不过事情只要存在就必然有意义,出现了空缺就自然有人来弥补,无论他是出于什么目的。

    体现在国民议会这件事上,就是有越来越多的代表开始积极踊跃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虽然很多代表们自己的受教育程度不高,但并不意味着克洛维不存在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拥有类似“平等”思想,甚至是做过相关研究的学者更是不胜枚举。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