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六十七章 寿的小失手(第3/4页)

    起来。

    吃过亏,完全不敢嘚瑟。

    姬昌之父季厉时代,周国就已有崛起之势,一方面对商国加大进贡、得了当时的商王文丁的信任,成为了西路诸侯的‘老大哥’。

    季厉不断向外扩张周国版图,时而吞并与自己有私怨的小国,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征讨西北方向的‘蛮夷’。

    文丁,也就是帝辛祖父感觉很赞,表示季厉很有精神,对季厉赏赐丰厚,并将季厉骗到大殷城关起来,最终活活饿死。

    自那之后,周国风声鹤唳,姬昌连继位都不敢继位,归还大部分商王赏赐,将自身实力死死地捂住,龟缩一团、不敢动弹。

    这也是阐截两教在各处搜寻新王时,会忽略掉周国的主要原因。

    在苟、咳。

    在稳之一道,李长寿对周国的决策层颇为欣赏,但也仅限于此。

    南洲王权是商是周,对李长寿没有任何区别,也没什么特殊感情掺杂其中,李长寿所在意的只是自己身边之人的安危。

    筹谋这些、安排这些,都不过是为了在大劫方便捞人罢了。

    《初心》。

    李长寿在三仙岛时,也在分心注意南洲局势变化,最近出现的较大【事件】,就是帝辛召集各路诸侯入朝歌城。

    这应是帝辛开始加速推动变革,削弱诸侯实权,加强商国对诸侯的控制。

    过往这九年,帝辛一直在做的就是这几件事。

    前两年,他先为历代商君的忌讳‘伊尹’翻案,并力推武丁时期所重用的奴隶‘傅说’,为自己后续动作做铺垫。

    待时机成熟,帝辛就开始启用奴隶之中的贤才,尤其是在军中,提拔了许多小将领。

    虽引起军武大家的不满,但因帝辛把控有度,并未生出事端。

    王权、大臣、阶层、诸侯……

    帝辛这些年就如走钢丝一般,在各方势力中走出了一条小路,建立起了自己对商国的绝对掌控,除却辅佐自己的托孤老臣之外,手下也有了一批能臣。

    这才有勃勃雄心,要动一动各路诸侯。

    李长寿稍作推算,便知这次朝歌城各路诸侯相聚,八成就是商国与诸侯国渐渐闹翻的转折点。

    估摸着,帝辛是要将‘讨伐征战之权’收归自己掌中;

    而各路诸侯,与被帝辛打压下去的商国老旧势力,怕是会产生共鸣,形成一股较大的阻力,从其他方面开始抨击帝辛。

    比如,帝辛最近开始推行的,祭祀免人祭、改为牛羊,且将牛羊祭祀过后犒赏军武。

    这在很多老人眼里,是犯了忌讳,是亡国之征兆。

    祭祀天地如何能不用活人?他们商国又不是没有奴隶。

    玉帝、后土:……

    总感觉有被这些家伙冒犯到。

    李长寿之所以观察西伯侯姬昌,其实是因另一个封神小将雷震子。

    他如果没有记错,姬昌应该就是在赶去朝歌城的路上,在一处荒地听到了婴孩哭声,抱回来了雷震子,收为了第一百义子。

    随之,雷震子就被路过的云中子收为弟子。

    该安排的,总是要安排上,自己最起码要过过手,走个流程,有一个仪式感。

    但李长寿为此却是颇为犯难。

    他也不知雷震子具体跟脚,父母何人,纸道人又不能去盯着云中子,被云中子发现就是解释不清。

    故,他只能暗中盯着姬昌的车队,看能否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