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五十九章 风起南洲(第3/5页)

    
    李长寿心底,一张幻想出的卷轴缓缓展开,其上显露出一条清晰的故事线,串联起了一只只选项方块。

    截教、杀劫、阐截之战、自己这个太白金星……

    义父义子,李靖?

    片刻后,李长寿闭目凝神,如枯石一般静立不动,气息都有些虚淡。

    灵娥抬头看了眼自家师兄,心底轻轻一叹,嘴角却露出些开心的笑意。

    自己,还是帮不上他什么呢。

    ……

    自李长寿夜会子受,又三月后。

    商国远征大军回返商地,大半将领连夜赶回朝歌城,以王子子受‘军中杀胜将’之事,告子受之罪。

    翌日清晨。

    百官云集大王殿,子受身着甲胄,一言不发跪伏于殿前,帝乙面无表情坐于高坐。

    十六位远征将军齐齐单膝落地,陈述子受斩将前后情形,言语激烈、气愤难当。

    众大臣顿时议论纷纷,有不少老臣言说此事有坏军心,必然折损军中士气。

    大宰为内廷之首,与君王最是亲近,此时向前言说:

    “军中杀胜将,自古无此理。

    此事还需大王慎重处理,不能寒了这些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之心。”

    帝乙缓缓点头,开口道:“众爱卿,可有人为子受辩护?”

    少师闻仲越众而出,躬身道:“大王,此事另有内情,何不听子受之言?”

    有几位大臣纷纷开口:

    “再有内情,焉有将得胜而斩的道理?”

    “王子无故杀将已成事实。”

    “大商以军武立国,先祖四处征伐才有如今之盛世,如何能荒废根本?”

    闻仲略微皱眉,此时已是醒悟,自己站出来太早了些。

    “咳!”

    忽听一声轻咳自大殿靠前的角落传来,众大臣半数停下言语,道道目光朝那近来越发苍老的老臣看去。

    自是李长寿的【官】字纸道人,帝乙的六卿,商国大史。

    李长寿缓声道:“大王,此事何不交由比干大人处置?比干大人断案如神,朝歌城无冤假错案久矣。”

    比干扭头看了眼李长寿,心底暗自嘀咕,这老大史平日里与自己毫无关系,没想到竟会举荐自己。

    七窍玲珑心一转,比干顿时明白,这或许是兄长之意。

    大史这个老狐狸,平日里低调的很,但在朝中却是人缘极好,不少官员升迁都有他背后的影子,也是得罪不起。

    帝乙嘴角露出淡淡微笑,看向了左首的比干,温声道:

    “王弟,你觉得此事如何处置?”

    比干迈步而出。

    瞧这曾得阐教支持长达半个月之久的王弟,身形修长、面如冠玉,此时也已迈入中年,少了许多锐气、多了几分沉稳。

    他有七窍玲珑之心,为人却从从不八面玲珑,极其刚正;

    他擅揣摩人心险恶,却从不为权贵求情而网开一面。

    朝歌城中人人皆有唱诵——【朝歌有个子青天,七窍玲珑辨忠奸】,说的就是比干。

    比干沉吟几声,对帝乙躬身行礼,而后道:

    “大王,愚弟以为,无论是哪般案件,都应听取双方之言,收集足够证据,才可做出合理的判断。

    当请子受侄儿入内,陈明此间内情。”

    帝乙笑道:“既然王弟有此一言,让子受入殿言说内情吧。”

    殿外,子受先抬头一拜,随后才慢慢站起身。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