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十七章 温暖(第1/2页)

    崔长陵是君子,君子立于世,一辈子都是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是他行察踏错又识人不明,才致使王羡遭此一劫,叫他刻意的隐瞒下来,将来见着王家人,当做没事人一样,照样享受着人家的尊敬,他于心不安。

    是以他微拢眉心:“事情过去了不假,但是我一时疏忽造成了这样的后果也是真,宪之,我教过你,对错是非在自己一颗心,公道短长也是自己所要坚守的,这次的事情,我错了便是错了,你如果怕家中知道后,你爷娘要担心,我私下里同你大兄说一说,赔个礼,等你过了十五……”

    “夫子再说这个,我可要生气了。”王羡果然板起脸来,“我住进尚书令府这些天,夫子其实一直都不信我大兄说的那些话吧?”

    她突然说起这个,崔长陵反倒愣了神,一时没反应过来。

    然则王羡好像压根也没打算等他反应,撇了撇嘴:“夫子叫我住朝露,不许人私下里接近,这种种,不过是碍于我大兄的面子,做给我们家里人看的罢了,你打从心底是不信的,不然今次不会这样轻易就带我出了建康城,对不对?”

    她的聪慧是骨子里带的,而且聪明的很讨喜。

    他不信那些话,也全都是做样子,她肯定早就看出来了,但是从来不说,也没打算揭穿他的这点小虚伪,在她眼里,他这样的行为,无伤大雅。

    崔长陵终于点了头:“世人称我鬼才,能通鬼神,辨世间事,但这些鬼神之说,我却从来不信,所以当初你大兄找上门来,神神叨叨的说了那一大车的话,我半个字也没有放到心里去,只是你到底身份不同,我就算不放在心上,面上也不能表现的太过,这趟带你出门,也没打算惊动任何人,就是这么个缘故。”

    不然叫王遥之知道了,岂不是又要说他口是心非,表里不一?

    上回圣旨下达时,王遥之就是这样指责他的。

    他教导学生,绝不可能叫王羡做井底之蛙,外头的事,他都要一点点教给王羡的,但王家人是个妨碍,实在碍手碍脚,叫他教导起来,都感到束缚。

    是以在他未把那些话放在心上时,想的不过是,该带王羡出门就出门,好在王羡仰慕他,他说什么,她都肯听,到时候一起瞒着王家人,只要不出什么意外,大家就相安无事。

    至于青衿和子衿这两个丫头,他一直都相信,王羡自有办法叫她们两个闭上嘴绝口不提的。

    只是可惜了人算不如天算,意外发生的就是这样突然。

    这次王羡虽然没出事,甚至都没有受伤,但她成长的这十四年多中,一定没有经历过,而这样的惊吓,是他造成的。

    “宪之,我……”

    “我不记得有没有与夫子说过,实际上,我很不喜欢这些话。”她坐在那里,仰着小脸看崔长陵,眼底的不高兴丝毫不加掩饰,一览无遗,“小孩子家磕磕碰碰,都是常有的事情,哪里就有那样厉害?可我过去的十四年,因为这些话,什么都做不了,所以我不喜欢,甚至讨厌这些话!”

    她咬重了话音,越说越像是那么回事:“夫子这次带我出门,我内心实则欢喜异常,以为自己终于可以摆脱这样的束缚与枷锁,发生意外,是谁都不愿意的,可也是谁都无法预料到的。但是夫子转念想一想,我见了生人,也沾染了生人气息,不还是毫发无损的回到了行馆中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