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十三章 论理辩是非(第1/2页)

    这话说的厉害,叫王羡肃容正了神色:“学生记得,夫子指点教导过的,一样也不敢忘记。”

    崔长陵对此十分满意,吓唬过她一回,就得再给一回好脸色,他不动声色的扬嘴角,整个人看起来和善又可亲:“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你明白吧?”

    乍然听见他说这句话,王羡吓了一跳。

    二兄他们在接圣旨那天,也是这么对阿耶讲的。

    水至清,则无鱼。

    她眼巴巴望过去:“夫子?”

    “廷尉府这种地方,与中书门下皆不同,我这个廷尉卿过于严苛,则底下办事的人,就绝不能太过于较真求索,凡遇大案,我必要一个水落石出,可寻常案子,交由他们去办的,懒散些,糊涂些,能过去的,我就全当不知道。”他扶着额,说起这些就像是寻常家常话一样,丝毫不觉得有何不妥。

    王羡似乎不怎么认同他所言,两道秀眉紧蹙拢起小山峰来:“就放纵那些枉法之辈,逍遥法外?”

    崔长陵意外,以为她听明白了那句话,不该有此一问的,微微扬起声调:“你没听懂我的话吗?还问这个?”

    “我听懂了!”她也犯犟,一听他提了音调,恨不得比他扬起更高来,“可夫子没回答我,是要纵着那些枉法之徒逍遥法外,眼看着他们漠视国法,目无君上,却当做什么都不知,断下一桩糊涂案,是吗?”

    “你要这大晋朝堂人人似你大伯?”崔长陵嗤了声,“知道的说他清高廉明,洁身自好,若不知道的,便会以一句沽名钓誉而品评之。没有人会愿意做这样的人,更没有人,会愿意与这样的人为伍。而陛下——”他定睛看她,“你自己该清楚,连陛下,要的也绝不是这样的人。”

    他的话如当头一棒,叫王羡懵了。

    她明白这个道理的,如何不明白,可是崔长陵编排她阿耶,当着她的面儿,说她阿耶短长。

    王羡黑了脸:“夫子,你当着我的面,说我大伯是非短长,这不是君子所为吧?”

    “我若背着你们家人,议论郡公是非,才非君子所为。”面对她的质问,他全然不当回事儿,反倒言之坦然,“我是敬佩郡公的,可朝堂之上,容不下第二个郡公也是真。你要知道,朝廷,始终是陛下的朝廷,这天下,也始终是陛下的天下。似郡公这般,自然可做纯臣,可陛下无法彻底掌控他,因为他身上,没有任何的把柄可以供人拿捏,连陛下,也拿捏不了他,是以太极殿中,可以有一个太原王钊,陛下也能高恩宽待他六年之久,但要是再有一个这样的人——”

    若再有一个这样的人,二者舍其一,陛下一定会放弃一个。

    崔长陵想告诉她的,显然不是这个,可无意中,却向她透露了这样一个讯息出来。

    因见她沉默不语了很久,崔长陵没能等到她接上前话来,便几不可闻一声叹息,兀自又道:“所以我说了,廷尉府,松紧有度,不可过松,也不能太紧。过松则朝纲不正,太紧则人人自危,如果叫廷尉府把朝廷官员都查一遍,谁的身上都不会是干干净净,然后呢?然后把这些人罢出朝堂,再提拔新的官员上来?然后这些新官员,就会严于律己,学你大伯那样,再往后,朝廷就不是陛下的朝廷,因为他谁也拿捏不住,每个人都是干净的,都是没有把柄可抓的,你叫陛下,拿什么来权衡朝野。”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