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十一章 秘闻(第1/2页)

    他们一行人到永兴县时,果然暮色已至。

    永兴县令对于崔长陵这位尚书令的到来,显得有些诚惶诚恐,几乎是算着时辰,亲自迎接的,又一路把他们送到行馆中,按王羡的说法,要不是崔长陵一脸不耐烦的打发他,只怕他还不肯轻易离去。

    送走了这位县令,王羡便忍不住捧腹笑起来:“他好歹是个县令,官儿虽说不高,可这是上京周边最大的一个县了,瞧他见了夫子的那个样,真没个县令的模样。”

    旁边跟着崔长陵贴身服侍的浓墨跟着她笑:“这才哪儿跟哪儿呐,前两年奴才随着郎君到嘉兴去,小郎君是不知道,那位嘉兴知府见了郎君,比这位县令还夸张呢。”

    “好了,轮到你在这里编排赵县令。”崔长陵打断浓墨的话,却并未见生气,他因见王羡笑的那样开心,嘴角竟也不自觉跟着上扬了三分,“我要住进来,行馆中赵孟然一定是收拾好了的,不会有闲杂人等,浓墨啊,去叫人备饭菜吧。”

    浓墨欸的应下,猫着腰往外退去不提。

    崔长陵这才回身看王羡:“你累不累?先上去歇一会儿,还是四处逛逛,吃了饭再歇着?”

    “我不累!”王羡这会儿心下全是兴奋,其实是累极了的,就算崔长陵再三吩咐要走得慢些,她长大后头回出远门,还是有些受不住的。

    但是永兴县不愧富庶,修的这处行馆,几乎同崔长陵的尚书令府一般无二的大小,加上永兴县这地方位置得天独厚,又是临山又是靠水的,王羡估摸着,当初修行馆,是很下了一笔银子的。

    她想到这儿,扬声问崔长陵:“夫子,永兴只是个县,按规制来说,一处行馆,该是这样的排场布置吗?”

    崔长陵起先愣神,紧接着噗嗤笑出声来。

    她大概是因听了蒋之行当年贪墨的缘故,眼下见此地行馆修的这样气派,便浮想联翩起来。

    他招手叫她近前,等她走近了,一扬手在她脑袋上不轻不重的拍了下。

    “夫子做什么打我?”这一下虽不十分痛,可疼总归有些,她又吃惊,便痛呼出声来。

    “你一天到晚在想什么?”

    她撇嘴:“可我看这行馆和夫子的府邸大小差不多,各处布置又十分精致,这种地方,总不会是县衙自己出银子修的,不还是要上报朝廷?”

    崔长陵点头:“你还有些见识,知道这是要上报朝廷,等朝廷批复,再拨了银子来修的。”

    “那……”

    “这一任的永兴县令赵孟然,是我亲自点上来的,他有些小毛病,你刚才也瞧见了,殷勤献的太过头,不过为官上,还是很靠谱的。”

    她这才讪讪的闭上了嘴,崔长陵看中了挑出来的人,是肯定不会出错的。

    崔长陵看出她的失落来,便招呼她坐下说:“行馆这样精致的布置,是陛下和圣人准许的,这里有好些东西,还是圣人亲自挑选了,赏赐来的,当年行馆修成,圣人还移驾来小住过三两日。”

    “圣人还来小住过吗?”王羡瞪圆了眼,显然大感意外。

    他点头说是:“你不知道吗?当年陛下和圣人往两浙,回京途中遭歹人行刺,就是在永兴县中住下,等着京中先帝派兵来接的。”

    “这个我知道,阿兄们跟我讲过,可是当年从吴郡返京,永兴不是必经之路吗?这么多年过去了,圣人怎么对这地方情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