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六章 王钊的态度(第1/2页)

    王遥之讶异于他阿耶的如此想法,他又怎会不堪到了这般地步?

    更何况现如今四海升平,陛下这把龙椅坐的再稳当不过,当年太后嫡出三子,一子废黜又斩立决,一子远赴凉州,先帝明发有旨,无诏不得返建康,庶出的兄弟没妄想的资格,高枕无忧四个字还姑且说的响嘴。

    是以这位皇帝陛下与先帝又很不同,他所知道的,先帝当年忌惮谢氏,防备王氏,朝堂看似安稳,实则风云暗涌,再加上几个儿子之间的阋墙之争,谁不是提心吊胆的过日子的?

    衙门里当差的,甭管是什么高门出身,遇上些为难的、棘手的、办不了的事情,都再正常没有。

    然则他如今,实在可以说是顺风顺水了。

    陛下高恩于太原王氏,不必说阿耶这个太原郡公坐镇京中,便是他们大宗嫡出的郎君们,一门四子俱入朝堂,谁又敢给他们王氏子弟为难?

    “阿耶如何这样说?倒叫儿子惶恐。”王遥之感到意外,不解的望过去,面上闪过茫然,“且不说衙门里并没有人敢刁难儿子,只说这件事的确有风险,儿子也不敢拿家族和小幺来赌这个前程。况且……”

    他略拖了拖音,又显出七分的诚恳来:“博陵崔氏和崔不问,固然该与之交好,却也并不必使这样的手段。崔不问是真君子,坦荡荡的立于世,难道儿子却学着做小人,把圣贤书都还给夫子了吗?”

    王钊长叹一声:“没有便最好,你无端提起这么一桩事,因从未有过这样的时候,我才多问你两句。”

    王遥之提了口气,是悬着心的,说到底还是心虚,他只许了小幺三日,其实应该说是小幺只许了他三日。

    三日期限一到,爷娘这里终归要坦白,不然小幺也不会依他,还有崔长陵那儿……

    他总觉得今早崔长陵的那番话,委实算得上威胁和警告了。

    也许崔长陵并不是真觉得小幺天资聪颖,他看上的,还是小幺太原王氏的出身。

    也并不是说,换了旁人便不行,郗衍之那样的人摆在那里,谁也不比小幺出身差到哪里去,但崔长陵是小幺先招惹了的……

    他越想就越来气,先前好不容易顺平了的那口气,就又郁结于胸,堵在了那里,不得纾解,真是恨不能同他阿耶实话实说了,要打要骂,也都是小幺自己扛着罢了,偏偏却又不能够!

    从王钊的书房出来,王遥之又寻了小厮问了两嘴,才知道王逸之已经领着王羡回了府,且两个人回府后就往三进院的花榭去了,故而本就气不顺的人,满面怒色的就往后头寻人而去。

    王遥之见着王羡二人时,他两个正有说有笑,气氛十分的和谐又融洽。

    他不免又想到自己在阿耶面前提心吊胆的试探与回话,他们两个倒好,没事儿人似的。

    一大早起就出府听戏去,这会子回了家,一头扎进花榭,仍旧是好不欢畅。

    “咳!”他闷声咳嗽,是有意惊动他二人,“你们两个日子倒过的惬意。”

    王羡是背对着他的,叫他突然的声音吓了一跳,况且他语气还不怎么好。

    她撇撇小嘴,回头看了一眼,果然见他脸色极其难看,到了嘴边想数落的话,就全都咽了回去,生怕一言不合,惹的他起了性发脾气。

    王逸之把她小动作尽收眼底,又从嘴角溢出笑:“大兄这是从衙门里回来吗?怎么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