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一十五章 农户(第2/2页)

    道,“炮组的胡广义,还有陈四平他们,随便叫来一人,我有话问他们。”

    “是,属下这就把他们带来。”赵武应了一声,骑马离去。

    刘恒转身看向老农,笑着说道:“老人家,前面那些水稻是谁家种的?。”

    “不瞒东家,那是老头子种的。”老农恭敬地说道。

    刘恒笑问道:“能不能带我过去看看?”

    “过去看是没问题,可是这个地……”老农犹豫着看着通往水稻田的那条地埂。

    刘恒目光随之看过去。

    地埂比较窄,上面有些湿,很不好走。

    “没关系,老人家带我过去吧!”刘恒脱下脚上的靴子,交到一旁的护卫手里。

    地埂的路确实难走,走在上面,刘恒感觉自己脚往下面出溜,加上地面湿滑,根本不敢走太快。

    反倒是走在前面带路的老农,年纪虽大,可走在这种地埂上脚步轻快,比刘恒这个年轻人强多了。

    要不是因为照顾刘恒,恐怕老农早就把刘恒他们甩到了后面。

    “东家慢些走,脚下滑。”一边走,老农不忘记提醒刘恒。

    刘恒注意力都在自己脚下,稍一分心就容易踩到沟里,根本没有精力分心和老农说话。

    走在前面的老农时不时回头看一眼,他能看出来刘恒是第一次走这样的地埂,脚下十分的生疏。

    好半天,才走到水稻田的跟前,刘恒松了一口气,擦了擦脑门上的汗水。

    走这一趟地埂,比他走十里路都感觉累。

    虽说走过来不容易,可他知道以后一些年的天灾只会越来越严重,粮食将是横在虎字旗身上的一道难题,虎字旗的田地将会变得十分紧要。

    如今粮食还能保证三四分银子一石米,崇祯年间,最贵的时候,一石米要几两银子才行。

    “这水稻快熟了吧!”刘恒注意到田里的水稻已经隐隐泛黄。

    “快熟了,再有半个多月就可以收了。”老农一脸庆幸道,“多亏东家的水车,不然今年地里这点水稻就全都旱死了。”

    今年的天气不仅热,一连几个月都没有一滴雨水,对靠天吃饭的百姓来说简直是一场灾难。

    各地粮食减产比较厉害,比往年收成差了许多,很多人家收的粮食都不够缴租子的。

    正是因为知道这个情况,刘恒才决定来到自家的田地里看一看,了解一下情况。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相比别人只能靠天吃饭,他却知道以后的十几年老天都不会给好脸色,天灾只会越来越严重,田里甚至会颗粒无收。

    “老人家,咱们这个水稻一年种几季。”刘恒问道。

    “两季。”老农伸出两个粗糙的手指比划了一下,道,“三月移栽育苗,有一百来天差不多就熟了,收割的时候抢时间插秧,过了中秋就差不多又可以收割了。”

    两世记忆里,刘恒都没有种过地。

    他以前一直以为只有南方才种水稻,现在才知道,大同这里也有农户种水稻,而且一样是两季收获。

    “东主,赵武回来了。”边上的护卫低声说了一句。

    刘恒回过头,见到赵学武正站在地头上,而站在他身边的却是去了草原上的郑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