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十五章 虚心映照 问道三玄(第2/2页)

    论。

    因为当年遇见“阮文琴”时那久违的、微妙的间离感,确切无疑的扑面涌来。同样是精密化身,此人与归无咎截然不同。

    归无咎心中笃定,这定然不是紫薇大世界的人物。

    就在归无咎审视来人之际,来人亦在审视着归无咎。

    并且,有些不可思议的是以来人极为精湛的功行,不俗的根脚,望见归无咎后,惊诧之余,面上竟然复现出一丝患得患失的神情。

    归无咎索性引而不发,且看他如何动作。

    终于,数息之后,这老者深吸一口气,道“我观小友你甚有仙缘,根骨奇绝。我愿做你的引渡之人,你意下如何”

    略作停顿,老者又道“入我门下,保你道途平步青云,近道有望。自我行撒手法之后,所余积蓄底蕴亦尽归于你,包你用之不尽。”

    “你若有意,便请报出生辰八字。”

    说出最后一句话时,归无咎敏锐感受得到,此人似乎勉强压制住心绪变化,似乎激越沉重,兼而有之。

    归无咎略一思忖,将收敛的气机尽数彰显。

    微妙玄通,广大精越,很显然在老者之上。

    老者先是一愕,观其神色,明显是有三分失望;但奇怪的是,似乎其心绪又随之一松,好似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稍微平复心情,老者言道“陆某本以为玄界内外,臻于此境的同道十有都历历在心,没想到还有道友这样的人物深藏不露。敢问道友上下,自何处来在下陆庄,出身于南玄仙岛。”

    归无咎心中略一忖度,洒然道“在下归无咎,自来处来。”

    老者听闻“自来处来”四字时似乎微微一怔;但是对于“归无咎”时,却没有任何反应。

    老者颔首道“方才陆某是唐突了。不过归道友想来也是新来未久,陆某在这盛觉山修持已久,南玄诸界的同道都是知晓的。”

    归无咎道“既如此说,是在下冒昧搅扰了。”

    老者似乎忌惮归无咎功行,虽然出言邀归无咎入山做客论道,但是态度并不算热情;归无咎推辞两句,他也不强请。

    归无咎审明其意,微笑告辞。

    未知此地虚实,归无咎也恐言多必失,毋宁舍曲就直,慢慢探明原委。

    好在此山之外数百里便是号称元莱国紫凤郡的所在,人烟密集,气象颇盛。归无咎隐匿其中略作探查,竟发现此地风俗,并不若紫薇大世界中仙凡两隔。纵然是凡人世界,对于仙道也是所知甚多。

    不过一两日功夫,归无咎对于此境之情形,便已大致掌握。

    这方世界,号称“元初玄境”,当中仙门鼎盛。此界域例分东南西北思域,论界域之大小至多相当于圣教所辖的数个界天,但修道人数,却远远过之。

    此境修道境界之划分,同样是灵形、金丹、元婴、近道四境,修到极处,同样讲究破境飞升,号称“撒手超脱”。

    唯一不同的是,此地并无有道境存在,哪怕是最后的飞升一步,亦是在近道境中完成。

    而这一步,正是此间道法和归无咎既往所知之道术的最大区别。

    近道境修持到圆满,本来不难,无非是积累功行的水磨功夫;而真正了悟破境玄机,关键是要拥有一门本人独自颖悟、玩味蕴养的神通道术。

    此道术的修炼之法也有些巧妙,不在于自己闭门苦修,而是要寻得一位有缘之人以为弟子,或是全无功行、但身具灵根的凡人;或是已然入道但境界尚低之人。讲究“接引传道”。

    这不同于普通的师徒关系,一旦建立,弟子得其道术,师父得其神通,并了悟破境机缘,两全其美。

    最关键的是弟子的抉择,其资质根基固然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师徒之间是否有缘。唯有与自己大有缘的弟子,方能承受这深重缘法。

    此关极难,正是“元初玄境”中的破境关门,号称“问境三玄关”。

    在紫薇大世界中,道行福泽极为深厚之人的道缘感应,几乎可以代替卜算之法。譬如归无咎出行之际遇见一人,心中感应此人或许于自己大有缘法牵连,那么这感应十有就是事实,极少会出差错。

    而在此境中却非如此,寻找有缘,分为“一饮一啄、一感一定”两段。

    第一步,你先要凭借直觉判定,此人与你有缘,是你接引传道的合适弟子;然后再取来他的生辰八字,加以验明。若是不合,便说明你感知有误。

    事实上,在这里感知错误的几率,远远大于命中。

    这样的机会并不是无限的;一位近道境者,此等心念跃动,以三次为限。若三次“感定不合”,皆未能寻得合适弟子,那么就等若失去了破境的可能。

    这也是那老者遇见归无咎后那奇怪情绪变化的原因遇见有缘不易;但更加害怕演算出来结果不合。

    明了因果之后,归无咎已是心中有数了。

    自己的“明轮”之法。同样要经由此道成就。

    7017k,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