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一章 四典汇通 上下无隙(第2/3页)

    离奇的地步。一言以蔽之,似乎是“重”;好似其八尺身躯,俨然有一山之“重”。

    若是这“沉重”再强势、直观一些,几乎便有三分近道大能巍巍然“以我为主”的韵味。

    归无咎微微一笑。

    无意中遇见人事有缘,终究是成了。

    原来。归无咎这一段时间看似“散漫”的修行,并非无由;而是修行之中一大奇特的关卡,亟待突破。

    直至今日,才是大功告成。

    自柏果处得来的神藏索源通贯十方成就法大成,炼成秘法“紫虚之卦”后,归无咎便在静静等待一事。

    魔门四典汇通,由分枝转成全体,该当有些特殊讲究才是。这一点,归无咎在四经典的领悟过程中,望见了清晰的脉络,自信决计不可能看错。

    故在“紫虚之卦”大成之后的七日,归无咎磨炼心意,精敏入定,感悟着此身此心的微妙变化。

    但是己身却是空空如也,不得回响。

    再度回味四经一遍,归无咎确认对于其中精义的领悟并无丝毫疏失。于是便当机立断,松弛心境,随缘采取。到了两月后的今日,终是水落石出了。

    论所得之义,便在“汇通”二字。

    道途所得,无有偏废,皆由一心所主。

    当日在真幻间中,惊幻曾经提醒归无咎道。近道大关之前,借得法门,若是肆意动用,醉心于斯。极有可能在真正破境之时,遇见窒涩。但是此时归无咎心中雪亮,对此时的自己而言,无论是当初真幻间中的近道履历,还是借用武域轮回天此宝。动用次数愈多,对己反愈加有益,不再有丝毫弊端。

    换句话说,如今的归无咎,所得一切道术知见,无论是灵形境、金丹境、元婴境,亦或者近道境,皆已贯穿归一,主宰于心。

    不止是归无咎。似荀申、陆乘文,马援,孔萱,乃至功行更略逊一筹的箴石、申屠鸿等人,常被各族各宗底下之人视作“未来的近道大能”。但这一称呼,是就其潜力而言。

    而今日的归无咎,一步踏入这奇特的“幽重之境”后,却真正可以如此称呼了

    与其说他是元婴修士,不如说是“未来的近道大能”。

    这绝非是就其潜力的称许;而是一种理所当然、更加确切的评价。

    见道知道,有此境界;心虽渺远,根基尚缺。

    其中微妙之处,不可不察。

    除却法力积蓄的水磨功夫尚有不足,归无咎已立身于元婴境中超迈古今的最巅峰。这是真幻间履历和四部魔典两大奇缘相结合所诞之“果”。

    若无真幻间机缘,便不能亲身窥见境玄妙;

    若无四部魔典俱足,便无法将那一线“非我所有”的裂痕和隔膜彻底泯灭。

    归无咎出神半晌,忽地微微一笑。

    这两道机缘相结合,倒是令归无咎忽地生出一个奇怪念头

    今日情景,说自己的境大能打通夙慧临凡,亦无不可。

    念及此,归无咎心中蓦然生出一丝悸动,欲与那位潜在的敌手,斗一斗。

    下汇通,幽重自许。

    自这一刻起,他“知道”了。

    过往数十载以来,归无咎自信不弱于人,纵然是与轩辕怀相遇,亦未必不能与之一战。

    但是此种观念与信心,说到底依旧是一种源于经验的自信

    自己采撷了如此丰赡之道术,获得了如此广博之机缘,修成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