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五十一章 铺路作法 行前周备(第2/3页)

    “黄莺不肯说。”

    旋即又补充道:“是一件黄莺不喜欢的事。但是对师父你来说,却不是坏事。”

    似乎怕归无咎迁怒黄莺,黄希音连忙将黄莺抱了起来,藏在怀中。灵动的双眸中分明包含警惕。

    归无咎自然不为为难这小家伙,淡然一笑道:“不说便不说,有什么大不了的。”

    归无咎的道途,遇机缘则纳之;遇荆棘则斩之。若是有一个稍稍照亮前路的机会,得以趋吉避凶,那自然是大善;若是无有,他也不会介意。不外乎一身当之而已。

    接下来的一段时日,黄希音修行道法之余,归无咎尝试着将她灵形境界的修行典籍说与她听。遇到疑难分歧之处,归无咎并不说出自己的意见,似乎是考较黄希音自己的判断。

    这些疑难之处,不是寻常的道术疑难症结,而是这部功法本身的缺陷,模棱两可的歧途。其中玄机,正是归无咎自己也无把握断定是非,才兼容并举。

    为了保证这部功法的绝对高度,百家道术之精华,归无咎从来都是抱着宁滥勿缺的态度。丛脞两可,也就不可避免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归无咎对于其中的分枝之处,就没有倾向性了。

    虽说归无咎是因为没有绝对的把握断定是非,这才包容兼备;但是其中哪一条道路可能更好一些,归无咎心中依旧有好恶取舍。只是处于谨慎,没有妄下决断而已。

    将这些经典一一讲述考验,结果令归无咎放心了许多。

    因为黄希音虽然对于功诀中的道理还是一知半解,但是她半想半猜,所做出的选择与归无咎十有八九都是相同的。

    这是道缘高度所致。

    论天下道术之奇,总有超越范式、意想不到之处。别的不说,就现在归无咎与黄希音面临道术歧途的选择,十次中也有一两次并不一致。

    因此黄希音的修行,自然也不可能尽如猜谜射覆,单凭道缘之念,摸着石头过河。凭借“利则广纳、弊则迁化”的天生道则,一一相试,才是最后一道关门。

    但若能凭借至善之道缘,先行蒙中七七八八。归无咎另有一法与之配合,自然能为她的修道,减轻负担。

    归无咎现在,的确是有些相信“黄莺”的预言了。

    ……

    忽忽然,已经是一月之后。

    云台座前,归无咎朗声道:“希音,过来。”

    黄希音小步快跑来到近前,还没来得及问发生了何事。便见到归无咎伸出一个手指,附着莹莹清光,点在自己的额头上。

    黄希音蓦然一惊,脑海之中晕晕沉沉,似乎多出了一段奇妙的记忆。恍然间,自己的身躯变成另外一个人,感受着修为增长时,每一个阶段最为真切的状态。

    归无咎抚摸着黄希音的脑袋,道:“不是口口声声要超越‘归无咎’么?修炼到哪一步,自行比对,方便得很。是也不是?”

    黄希音又喜又疑,又有些不知所措。

    这些事,归无咎在“黄阳宗”改名为“翼门”之日,就做过一次。但是那是寄存于典籍簿录之中。黄希音身为他的开山弟子,待遇自然不同。

    归无咎是把自己修炼途中每一步的感受体验,直到结成金丹为止,尽数化作神意图形,传渡到黄希音的脑海中。

    所见之鲜明深刻,远远超过观览典册。

    虽然有了“利则广纳、弊则迁化”的道则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