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十一章 留影印鉴 古修传承(第2/3页)

    采薇怀中的黄希音,明显大了一圈,像一只圆滚滚的小白羊。

    归无咎细细一数,从降临乾符郡,到赶到大昌神殿,进入地坑观摩《献典》,忽忽然已经是两月过去。

    两个月时间,对于归无咎的道途,二百年元婴路的修行,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瞬间。但是对于一个婴儿来说,一日一个模样,说是沧海桑田也不为过。

    归无咎走上前去,伸手将黄希音接过。略一掂量,这小家伙至少增加了五六斤分量。

    黄希音长时间趴在归无咎背上的竹篓里,对归无咎的气息极为熟悉,因此半点也不认生,两人大眼瞪小眼相望许久。

    突然黄希音“咯咯”一笑,手足挣扎起来。

    归无咎来说看到黄希音这副模样,心中不免生出暖意。

    这不仅仅是因为黄希音异常可爱的缘故,也不全是因为黄希音是他等候百年的开山大弟子,更不是因为她是自己完成“借道对证法”、在道术中互资借鉴的对象。

    最主要的原因是,这小娃娃是唯一一个和自己一道,来自九宗界域,进入土著文明中的人。

    两个世界之间的隔绝感,却能通过这么一个小人儿联系起来。

    归无咎突然想到了黄正平、韩氏夫妇。在望着怀中明显大了一圈的黄希音,不知怎地,就想到了数百年后双方再度相见之时。

    归无咎起了一个念头。

    自纳物戒中取出一块照影石,丢给黄采薇,道:“以后这小娃娃吃饭、穿衣、睡觉、玩耍,俱都用这照影石记录下来。”

    说完,便教授了黄采薇照影石的使用方法。

    抱着黄希音摇晃一阵,待她睡熟。归无咎将她交还给黄采薇抱着,自己寻一处密室修行。

    取出昌神君所赠玉简,仔细观看。

    上清宗,即清教一脉,其祖庭《大藏》一部,名为《上清仓无流变二十四品》,八千一百卷,每卷八千一百字。《正经》一部,名为《上清本起定真玉箓》,共计百余万言。

    精选节录百分之一,流布于道、玄、下、流四宗之中,化作《仓元四记》和《太素宝箓》两部。

    两部功法一阅,归无咎微微皱眉。

    按照归无咎原先的估计,上清宗一脉道法所得,或许当比乾元宗较多。

    因为乾元宗所擅长的,是内壮炼丹之术,修士根基更为扎实;而论及神通法门一道,却是上清宗“符种”之术明显胜过。

    可是一观两部经典,归无咎却不敢乐观了。因为上清宗“符种”之法,涉及剑道神通者极少,按照比例而论,大约只有乾元宗一半,占了两大经典篇幅的九分之一有余。

    这九分之一,倒有七成是融合了一门所谓“古飞剑一脉”的残余传承,成就一道神通。

    归无咎摇了摇头,空蕴念剑第二卷,能够得到百余字,他就心满意足了。

    现在归无咎的修为,行功时早已不需要静香辅佐。打坐不到十息便即入定,进入空明两忘的状态。

    运使《念剑演化图》。

    可是,在成形字迹裂开、打散的一瞬间,归无咎猛然感受到一种充盈感。

    如同你呆在封闭的木屋之中,屋外狂风大作。突然打开门户,劲风扑面。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是一场莫大的惊喜。

    归无咎此时神魂皆定。

    他灵明之中虽有喜意流淌,但所谓超出象外,得其环中。于这具身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