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章 辩论(第1/2页)

    “天有风雨,何也?”

    见到苏星河同意了,还示意陆云先出题,陆云也不推辞,立刻就取过纸笔,写上了第一个辩题!

    在其中,陆云还展示了一番书法,虽然比不过书法大家,但通过触类旁通,将武学理论运用上去,也有了一丝独特的风格。

    如果是跟王语嫣预先辩论之前,陆云只是凭借nzt-8的效果,速成了书法而已,呆板空洞,但此刻,已经能够熟练的将武理融入一丝,字体变得灵活了一些。

    “风雨者,天地之呼吸也,呼气成风,吸气聚于天上,聚水雾而成云,云骤冷,降而成雨,……”

    看了陆云的出题,苏星河稍一思索,就手中一动,连绵不绝的在纸上,开始详细的解释了风雨的形成。

    但陆云一看,有些惊奇,苏星河的解释,已经很接近后世的理论了,但有些地方,还是不够理解,不能解释风的形成,以及水是从哪里来的!

    于是,陆云也开始写道:“风者,空气也,空气流动而人不动,故而有风。云者,湖海之水蒸发于高空,聚而成雾,雾浓且厚,即是云,随风飘动,雾气凝结,形成水滴,降而成雨,冬日天寒,则凝为冰晶,为雪,……”

    写完之后,陆云还详细的解释了一下,举例“烧开水会有水雾,遇到冷铁,会变成水滴”“大雾天气,人头发上会沾染水滴”等等现象,还提出了一种热气球,建议苏星河有空可以飘到空中,就近观察一下云朵。

    别怀疑古人的见识,空气的说法在古代早有了,苏星河自然能看懂,看了陆云这更详细的解释,再看看注解,似乎比自己合理的多了,尤其是热气球的提议,让苏星河有些动容,一下子就联想到了孔明灯,似乎很有实现的可能啊。

    当然,陆云可没有这么乐观,他提出这个理论,只是为了加深前面对风雨解释的真实性,至于想做出热气球去看看云朵,陆云可不敢相信古代人的制作技术和安全措施有多完善。

    辩完了这个问题,苏星河开始出了第二题:

    “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何也?”

    陆云一看,原来是光学的知识,想了一会儿,就提笔写道:

    “光者,日之直射,热力分散,冰面圆曲,可以折之,使热力聚于一点,高于艾草燃点,则生出火焰,……”

    在这一题,陆云又提出了“燃点”的理念,说明各种植物的燃点不同,点燃的难度不同,详细阶列举出各种例子,来给苏星河解释。

    再之后,两人又互相出题,开始了天南海北,奇人异事,各种题材信手拈来,陆云也一一应对。

    历史典故,讲到三国时,陆云作了一首诗,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风土人情,陆云随手画了一张世界地图,指着上面的方位,说道:“这是极西之地的大秦,那里现在……,这是非洲,昆仑奴就来自这里,……”

    比到见闻广博,陆云一一说起,现代人最不怕的就是这个,了解的不一定多深,但一定很广。

    所以,现在的苏星河,眼睛里充满了惊喜,两只眼睛都快要发光了。

    这一切,听得旁边早已恢复行动能力的王语嫣,只觉得眼晕,什么也听不懂,这孩子从小除了识字,多半时间都在看武学秘籍以及各种注释,哪里见识过这许多奇异的世界。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