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653章:记忆犹新(第1/2页)

    吴中心中暗暗叫苦,但问话,也不能不答,微微沉吟了一下,道:“诸位官员只知工部掌管全国屯田、水利、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官办工业等,看似风光无限,却不知工部除了问朝廷要银之外,还要掌管修建,工人生老病死,吃喝拉撒睡,大报恩寺自我朝永乐六年修建,到如今已经整整十六年,在这十六年里,诸位朝臣只听工部要银,郑公公要银,却没看到这座耗时最长久的寺庙,其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我大明的皇城,如今的大报恩寺,东起今晨光机器厂,西至雨花,南达雨花台,北抵秦淮河边,周围九里十步,内有大雄宝殿,又称碽妃殿)、天王殿、宝塔大主体宫殿,还有金刚殿、观音殿、伽兰殿、经藏殿、论藏殿、藏殿、法堂、祖师堂、禅堂、经房、东西方丈及御亭、左右碑亭、画廊等殿堂;其中画廊有一一十八间,经房十八间,这哪一样不是要银,不是用银堆出来的,可天下群臣只盯着每年从户部支取的银两,却忽略了工部最为重要的东西,掌管工程修建看似容易,却最是让人疑心,想要出事为容易,少有不慎,便落得一个贪污朝廷银罪名——?”说道了这儿,吴中看了一眼黄福,道:“这一点微臣相信,黄大人必是深有体会?”

    黄福与永乐年间担当工部尚书,只是后来遭陈瑛弹劾,才去了这工部尚书一职,朱棣平定安南后,以尚书头衔兼任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兼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当时局势初定,战争为止,而事务却更加繁重。黄福随事制宜,使得各事皆有条理。其上疏请求统一交趾赋税,并酌情从轻。并请求沿江设置卫所和驿站,以方便沟通交流。此外开通经常与盐业交易,使得军队储备有所保证。此外以公田补充官员俸禄不足问题。他还请求广州给予二十万石海运补给,均得到批准。期间还对交趾地区进行户籍编制、并定赋税、设置校并安排教师,数次与当地民众宣谕德意,并严谨下属不要扰民。于是,安南境内得以稳定。可谓为朝廷立下功勋不少,只是这份功勋过凸出,众人一时竟忘了他还是大明的前任工部尚书,此时听吴中提起,这才恍然大悟,纷纷扭头看来。

    黄福有些尴尬,他这个工部尚书当年被陈瑛弹劾不体恤工匠,才被改为北京行部尚书。次年因事连坐,逮捕入锦衣狱,后被贬为事官,当年陈瑛为人虽天性残忍,但也不是无端的放矢,他当年不体恤工匠的事情倒也有些,所以被罢免了工部尚书后,并没有什么失落感,后来以以尚书头衔兼任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兼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在交趾数十年,修建宫殿不少,倒也渐渐明白了这工部所处在的难。

    眼看目光寻来,倒也不好一直沉默,稍作沉吟了片刻,道:“吴大人所言是,工部掌管天下屯田、水利、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官办工业,干的多是苦差事,少有不慎,便与人口舌?大报恩寺修建多年,其规模已超过北京城,所需银两不少,郑公公这些年掌管大报恩寺的修建,于朝廷已是立下大功了——?“

    “这——?”陈山听黄福话儿不对,心头大急躁,今日他所依不过是这帮人,而人当中,唯独黄福与他关系最好,若他此时反水,那些见风使舵的人,怕是一个也靠不住了,是以连连丢了眼色。

    黄福不傻,哪里看不出陈山的焦急,但让他昧着良心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