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413章: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第1/2页)

    这一下太过突然,让一旁的范文巧下了一大跳,惊恐的望着满脸狰狞的黎利颤声道:“王爷……王爷……你怎么了?“

    黎利被范文巧一声呼喊,唤回神来,幻象消失,再抬头去看,哪有什么椅子,什么猛虎,分明是一座香炉,炉中熏香袅袅,哪有半个人影,微微楞了一下,方才回过神来,重重的吐口气道:“刚才本王怎么了?“

    范文巧便将刚才景说了一遍,黎利松了一口气道:“本王是魔怔了?”

    “可不是么?怪吓人的?”范文巧心里嘀咕了声,面上却一副没事人的模样。

    黎利却对刚才的景记忆犹新,心道:“猛虎不除,本王这椅子只怕也坐不安稳了?“

    眼看黎利想着心事,范文巧可不敢多言,坐在一旁毕恭毕敬的喝着茶汤。

    在门外早已等得不耐烦的家丁,见王爷收了功,这才探头探脑的看了一眼,想进来,又害怕,那模样让人好气又好笑。

    黎利撇了一眼,喝道:“要进来就进来,鬼鬼祟祟的做什么?“

    那家丁听了这话儿毕恭毕敬的应了声,这才走了进来,将手中的食盒往黎利面前一放,道:“王爷,这是郑王妃亲自给王爷准备的龙耳,让小人给王爷送来,今是二月儿龙抬头的儿子,王爷还没正经的吃过东西呢?”

    安南的龙抬头差不多都延续大明的风俗,所以在这一天将自然界中的生物分成毛虫、羽虫、介虫、鳞虫、人类五大类。毛虫指披毛兽类,羽虫指鸟类,介虫指带甲壳类,鳞虫指有鳞之鱼和带翅昆虫类。龙是鳞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二月初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萌动,疾病易生,虫害也是庄稼的天敌,因此人们引龙伏虫,希望借龙威镇伏百虫,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引龙伏虫的活动有很多,最有特点是撒灰。

    撒灰十分讲究。灰多选用草木灰,人们自家门口以草木灰撒一条龙到河边,再用谷糠撒一条龙引到家,意为送走懒(青)龙、引来钱(黄)龙,保佑人财两旺;从临街大门外一直撒到厨房灶间,并绕水缸一圈,叫做“引钱龙”;将草木灰撒于门口,拦门辟灾;将草木灰撒于墙脚,呈龙蛇状,以招福祥、避虫害。陕西富县一带还流行撒灰围庄墙外的做法,也是伏龙驱虫的表现。后来,也出现用石灰替代草木灰伏龙降虫的做法。

    为了纳吉,二月初二这天的食物也与“龙”相关,面条不叫“面条”,称作“龙须面”;水饺称作“龙耳”、“龙角”;米饭称作“龙子”;煎饼烙成龙鳞状,称作“龙鳞饼”;面条、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吃猪头称作“食龙头”;吃葱饼叫做“撕龙皮”。一切均取与龙有关的象征与寓意。

    “她到是有心了?”黎利枯坐了半天,早就饿得厉害,闻着食盒里飘出来的香味,让他食大动,从袍子中伸出手来,与那家丁一起,掀开了食盒的盖子,见食盒中除了饺子外,还有不少小菜,登时大袖一挥道:“范大人今龙抬头,你就陪本王吃几个饺子如何?”

    范文巧道:“多谢王爷厚,微臣恭敬不如从命!”

    那家丁将食盒的盖子重新盖上了,然后招呼门前的家丁进来,两人先是从书桌旁,搬来几个小案几,合并一起,形成了一张大圆桌,放在两人旁,然后重新将食盒提了上来,食盒下因底部是铁的,内置炭火,上边一层隔水层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