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303章:有朋自远方来(第1/2页)

    第二天,王掌柜又碰上了瘸腿乞丐,忙问:”好了吗?”乞丐说”不好,疼得更厉害了。”王掌柜揭开膏药一看,果然疮更大了,就说:”我给你换一帖药力大的,再不好,你到我家找我。”于是给乞丐又换了一帖。

    到了第三天,一大早王掌柜要出门,刚迈出大门,就见那个瘸腿乞丐在门边等着呢;没等王掌柜开口,瘸子就大骂起来;”你真坑人!彰德府的膏药--净是假货!”王掌柜揭开一看,不得了,腿疮变的碗口大了。王掌拒挺过意不去,说”我再给你配帖好膏药。”说着扶起乞丐走进家去。刚一进院,一条大黄狗扑了过来,咬住了乞丐的腿,王掌柜一看急抄起乞丐手中的木棍,一棍将狗打死。乞丐笑了:”今天有狗肉吃了。”

    王掌柜跑到后院,找出几味名贵药材,给乞丐配好了一帖膏药。过来一看,乞丐正吃着烤狗肉,旁边摊着几块狗皮。乞丐接过配好的药,往腿上一按,又拿起一块的狗皮,也捂到了上面。功夫不大,乞丐把狗皮膏一揭,碗口大脓疮不见了,真是神奇。王掌柜接过狗皮膏,感慨万分,”这时瘸腿乞丐忽然不见了,他这才明白是拐仙--铁拐李前来传授仙方。这只是后人以讹传讹的说法而已,事实上,药膏,是中药五大剂型--丸、散、膏、丹、汤之一。在战国秦汉时期出现的医学文献《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等著作中都有关于膏药的记载。这时的膏药,是猪脂膏之类的软膏。《内经》中记载了一种猪脂膏之类的软膏,称之为”豕膏”,用于涂治腋部小溃疡。

    魏晋时期炼丹术盛行,黑膏药已经出现。唐宋时黑膏药的制备逐渐完善,医药大为兴盛,膏药的种类随之越来越多,治疗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有的用于跌打损伤的止痛散淤,有的用于脓肿疖子的”抽脓拔毒”,得到广泛使用。

    洪武时已经成为普遍的用药之一,而他之所以看中了这药膏,除了前景还算不错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从一个老郎中处掌握了狗皮膏药独特的药方,这药方便是生川乌、生草乌、羌活、独活、青风藤、香加皮、防风、铁丝威灵仙、苍术、蛇床子、麻黄、高良姜、小茴香、官桂、当归、赤芍、木瓜、苏木、大黄、油松节、续断、川芎、白芷、、没药、冰片、樟脑、丁香、肉桂糅合而成,这些中药制作出来的狗皮膏才算是真正的用于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用于风寒湿邪、气滞血瘀引起的四肢麻木,腰腿疼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闪腰贫气,脘腹冷痛,行经腹痛,湿寒带下,积聚痞块。

    让他下定决心做这个买卖,是因为告诉他这个药方的老郎中几年前去世,家中无子嗣,也留下传人,可以说是独一份儿,别的药堂根本做不了,也模仿不,而他的徐家药堂却成了云贵之地的名牌,誉满天下,大明各地的药堂、寺院纷纷前来购买,买卖之好,几乎超出了他的想象。

    不过,这狗皮膏药制作虽简单,效果也好用,但唯独这药材难找,云贵之地到是能找到,可这些地方,要价极高,有些药材因为珍贵,要的价格甚至超过了药膏的本身,勉强收购了一些后,渐渐觉得这太不花算,一番商议后,便将目光锁定了占人了,占人所占之地,多是崇山峻岭,山中恰有他膏药所学的药材,而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收购的价钱也低于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