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3005章:书生怀有韬龙术(第1/2页)

    徐朗微微沉吟了一会儿,将书本重新放回桌上,对着王振缓缓说道:“昔日,武王问太公曰攻伐之道奈何太公曰势因敌之动,变生于两阵之间,奇正发于无穷之源。故至事不语,用兵不言。且事之至者,其言不是听也。兵之用者,其状不定见也。倏而往,忽而来,能独专不制者,兵也。“这里强调的是“因敌之动“,“倏而和主,忽而来“,核心是突出机动灵活,不为敌人所牵制。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就可以战无不胜。世人只知兵法用于战场,却不知兵法用于朝堂更实用。就说眼下局面,用书中的话说,无论是什么争斗一旦需要取得胜利非得用些谋略手段不可,凡兵之道,莫过乎一。一者能独往独来。黄帝曰一者,阶于道,几于神。用之在于机,显之在于势,成之在于君。“这是说,用兵的原则在于“一“。所谓“一“,就是事权要专一,兵力要集中,行动要统一,这样才能独往独来,机动灵活,不受牵制,取得战争的主动权,单以眼下局势而言,公公显然是没有占了先机,所以从兵法上讲,公公输了一成?”

    王振这会儿算是回过神来他本就对徐朗佩服之至,此时看他连晦涩难懂的六韬都能说得头头是道,不由得大喜,忙将身子先前倾斜了几分,感慨了一声道:”徐先生说的是啊,此番言官趁机造势,咱家一直没当回事才着了王文等人的道,惹得皇上对咱家的信任一减再减,通过今日的早朝,咱家算是看明白了,这帮言官闹出这么大的动静目的并非是要杀我,而是坏了咱家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只可惜这一招比杀了咱家还要狠,天下有谁不知,咱们这帮做太监的本就是底子不足,太祖爷那会儿连说话的份儿都没有,好不容易碰上了成祖爷,仁宗爷才有了出头的日子,到了正统一朝,咱家不过是仗着皇上的恩赐才有了今日的地位和身份,旁人看来咱家是风光无比,可唯有咱家心里清楚,咱们其实就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而已比不了外面的那帮文官,比起洪武爷,永乐爷的时候,他们地位可提高了不少,就算是比不上昔日的胡惟庸,那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是,当真要收拾咱们这帮太监还不是小菜一碟的事,咱家本也不是那种输不起的人,只不过咱家不甘心,这大好的朝廷,凭什么就得人可以指手画脚,唯独太监不行,难道就是因为太监比他们少了点东西,就治不好这个国家?这些年咱家算是看明白了,这天下能人有不少,做太监的,做杂役的,做将士的,哪怕是做和尚道士的,只要放在了合适的位置上都能指点江山。“

    徐朗默默的听着,一言不发。

    王振似也没有让徐朗说话的意思,继续就着刚才的话儿说了下去:”咱家就是明白了这一点才一直致力于司礼监,十年来咱家不敢说做得有多好,但自问没亏了秉笔太监这个称号,不是咱家自大,满朝文武百官未必有人及得上咱家。“

    听到这儿徐朗便知道,再装聋作哑下去面上有些不好看,冲着王振颔了颔首道:”昔武王问太公曰王者帅师,必有股肱羽翼,以成威神,为之奈何太公曰凡举兵帅师,以将为命。命在通达,不守一术。因能授职,各取所和工,随时变化,以为纪钢。故将有股肱羽翼七十二人,以应天道。备数如法,审知命理,殊能异技,万事毕矣。这是说国君率领军队,必须要有得力的辅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