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920章:半卷红旗临易水(第1/2页)

    东厂番子难得看到读书人吃瘪,甚是高兴也不知这男子是什么来历,总之是瞧得挺顺眼,又见这男子一顿呵斥之下,刚刚还口若悬河的读书人便哑口无言,顿时跟着嚷叫了起来。

    那书生目光在这男子身上看了一会儿,才毕恭毕敬的说道:“并非在下说不出来,而是不敢说?”

    “既是罪名有何不敢说的?我朝还没到防名于口的地步吧?”那男子语气依旧如先前的冷淡。

    那书生叹了声,道:“若是在下一人说说也无妨,可今日来的都是京城的士子,等着今年的恩科呢,万一激怒了王公公总不能断了他们的功名吧,况且这些东厂番子的手段?”

    “姓尹的,你胡说什么,我们东厂是办了点事,可也不是不让说话吧,我看你是说不出来寻理由吧?”

    那书生与东厂番子全然不理,只是将目光盯着杨峥身旁的男子,模样甚是恭维。

    那男子沉吟了一阵,道:“你只管说来便是,若是真,我自是保尔等无事。”

    那读书人顿时大喜,忙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道:“尹真先谢过公子袒护。”

    不过一眨眼的功夫,东厂那番子便瞧见尹直神色变了变,先前还略带忧郁之色的眉宇在这会儿功夫消失得不见踪影,人的精气神儿也舒坦了不少。

    这一番变化让那东厂番子有些奇怪,忍不住看了一眼说话的男子,眼看那男子模样清秀,除了神情、气度显得雍容华贵之外并无特别之处,忍不住心头嘀咕了声:“都说读书人读多了就成了书呆子,这话儿一点都不假,此人模样是不错,可也只是一个读书人而已,又不是当今皇上那什么给你们保证,说句不好听的话儿,得罪了王公公那还不是一个死。”

    这么一想也就没在意那男子。

    倒是这个姓尹的读书人有些麻烦,此人乃是江西的士子,别看他年纪不大,见识却不凡,年纪轻轻就说上了官场,说当今朝廷的三个大臣,杨士奇、杨荣、杨溥被称为“三杨“。很多人认为:“三杨“时期,大明王朝比较稳定。尹直则指出:第一,太祖皇帝在洪武年间制定了法律和税收制度,本朝初期的经济与“三杨“无关。第二,“三杨“的基础,是老乡关系,地方派系。第三,“三杨“不讲斗争,一团和气,致使大太监王振当权。这一番言论在当时颇有些大胆,但仍获得不少读书人的认可,因此此人年纪虽轻,在士林之中名声却十分响亮,加上地处江西与朝中几个大臣关系匪浅。即便是他们这些东厂番子这个节骨眼上也不好把他怎么样,这事儿若是搁在往年自是容不得这书生在这儿胡说八道了。

    得到了眼前这男子的保证,尹直的胆子似大了不少,不急不缓的说道:“王公公爱财那是人所能知的事情,他的那些亲信王山、曹吉祥、钱能为了讨好王公公,争着借给皇帝采办的名义,外出到各大镇当镇守太监,在那里滋扰生事,搜刮财物,但皇帝因为碍于王公公的面子,对这些事全都不过问。曹吉祥便于各地太监互相勾结,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被他们拿着圣旨直接封官的,累计有千人,全都称为传奉官,其中有些甚至是从毫无功名的平民百姓一跃而成了太常卿,还有那钱能,此人更是贪得无厌了,他出镇云南时路经贵州,从行人员四处勒索,弄得那些小官吏和老百姓四处躲藏。当时,有的官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