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897章:只谓能收济世才(第1/3页)

    按说这个时候根本没有修筑长城的必要,但事情无绝对,谁让草原上的鞑子并只有一股呢,瓦刺是投靠了朝廷,可一直被瓦刺压制着的兀良哈三卫可没有投靠的意思,这股原本实力相对较小的势力,这几年则日见强盛,尤其是朵言卫逐渐控制了泰宁卫实力大增,其首领生了入住中原的心思,这几年在辽东边疆进行着零星的抢掠,早年辽东守将上书宣宗希望能“掩击之,宣宗一直未予准奏。但同样的入侵发生在宣宗三年巡辽东边疆之时,忍无可忍的宣宗派兵遣将从喜峰口一直攻打到会州,此次战役成果颇丰“获其人口、兵器、马匹、牛羊、瑙重,不可胜计。腥擅荡涤,边境肃清。

    经过十几年努力发展,兀良哈的实力可谓是有了根本性的改变眼看着昔日的对手瓦刺小子日过得滋润无比,心生不满的三卫屡次犯边,正统九年正月,小皇帝特命守备独石、永乐左参将杨洪,“去冬兀良哈往延安一带抢劫,春暖必回,尔(杨)洪其选所部精锐往大同境外黑山迄北等处截杀。”二月,杨洪等“于逸西地名以克列苏等处俘斩兀良哈安出部下贼,夺回虏去人畜、器械等物。才算是狠很打击了一把。

    但胜利所带来的结果并非是满朝欢喜,而是百官的思索与责问。

    在文官看来国朝自洪武爷开始就着手修筑长城,历经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城池本应坚固无比才是,为何屡屡被鞑子轻易突破防线。

    对此边疆守将自是问题不少,却又不足以让百官信服。

    在这种局面下,杨峥建议让朝廷派遣一名经验老道的武将去长城上看一看,这个提议立即获得了文武百官的赞同,人选上首选当然是英国公张辅,考虑北方环境恶劣,而张辅年纪有大了些,万一有一个闪失也不好向张家交代,所以改为成国公朱勇了。接到了命令的朱勇也没含糊,骑着马就赶往山海关以及山西大同了,经过他老人家的仔细查看,发现朝廷修建的这些边墙并非不牢固,而是一带河泽众多,沙砾遍地,旧墙早已冲垮,大多颓废,根本起不到阻击敌人的效果,虽说在边墙上设置了不少敌台,但这种按结构可分为“实心敌台”和“空心敌台”两种。实心敌台不是齐墙而建,无箭窗,仅有登台顶的踏道;空心敌台是跨城墙而建的中空、四面开窗的楼台,守城士卒可居住在里面,并储存武器、弹药以抗击来犯之敌本是最佳的防守城墙,可不知是材料上的原因,还是修筑的时候工匠偷工减料,许多的敌台其实是空心的,这种空心敌台碰上了鞑子的回回炮就土崩瓦解,这种局面自是让朱勇大为愤怒,认为这是自家人有意放纵敌人,他老人家在没有禀报的情况下处置了修建长城的工匠,还以八百里加急的形势给朝廷上了一道奏章,奏章上写道:“边垣,延袤二千里,一瑕则百坚皆瑕,比来岁修岁圮,徒费无益。请跨墙为台,睥睨四达。台高五丈,虚中为三层,台宿百人,铠仗糗粮具备。令戍卒画地受工,先建千二百座。“大意是说这些城比较低薄,很容易倾圮,“间有砖石小台与墙各峙,互不相救。军士暴立暑雨霜雪之下,无所借庇。军火器具如临时起发,则远送不前;如收处墙上,则无可藏处;敌势众大,乘高四射,守卒难立。一堵攻溃,相望奔走。大势突入,莫之能御。今建空心敌台,尽将通人马处堵塞。其制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