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810章:千里尘清高会处(第1/3页)

    灯光下,王振抬头看去,只看了一眼,先是面上一热,既而一张老脸涨得通红,这是一张春宫图,画卷上左边有一对男女隐约地在帐做之欢,门外一个少女在偷看,还情不自禁地把手伸进自己的裙。画卷线条优美,整个人儿仿佛是活的一般,王振定定的看了几眼,见那男人的轮廓,身形不是杨峥是谁,自入宫做了太监,王振算是绝了欢爱,平日里最见不得便是这等风流韵事,宫知他的性子,也极少让他看到这等画面,没想到堂堂兵部尚书郎竟做出如此不要脸的行径,算是出乎了王振的意料之外,先是愤怒,继而高兴,春宫图虽说算不上高雅的画卷,但遵行的还是人物画的笔法,这人物画从晚周至汉魏、六朝渐趋成熟。山水、花卉、鸟兽画等至隋唐之际始独立形成画科。五代、两宋流派竞出,水墨画随之盛行,山水画蔚成大科。人画在宋代已有发展,而至元代大兴,画风趋向写意,而到了本朝,画风又是一变,日益侧重达意畅神,用读书人的话儿说,一幅上等的画卷,当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眼前的这幅春宫图便有这个效果,这也就是说眼前这个面含微笑,策马扬鞭的男人除了杨峥不会是第二人,有了这一点足以证明,这十余日杨大人的确风流得很。

    第二幅字画比起第一画更加的大胆,通帙施以彩墨水,其人物肤色、衣履饰物,窗帏器物均套印极佳。红花绿叶,亦栩栩如生,画卷的扉页还题了一首《菩萨蛮》词说:“桃笙小拥楼东玉,红蕤浓染春鬓绿。宝帐缜垂垂,珊瑚钩响时。花荫摇屈戍(开关窗户的铁环纽),小妹潜偷窥,故意绣屏,瞬他银烛红。”将一个男人风流得意的嘴脸展露无遗了。

    “你怎么看?”王振匆匆看了几眼,便不在多看,将手的画卷递给了曹吉祥。

    曹吉祥接过画卷从头到尾的瞧了一遍,道:“不像是假的?”

    王振嗯了声,道:“咱家也看出来了,可咱家还是有些不明白杨大人为何会如此?”

    曹吉祥嗯了声道:”这事儿的确有些奇怪,以杨大人的性子本不该如此作为,可凡事也有例外,奴婢早年读前朝苏洵的《辩奸论》,苏夫子说了这天下的事儿,若是有了变化必定会有一定的结局,道理有它原本就该如此的规律。天下只有表现冷静的人,才能从细微之处预见到日后将会发生的显著变化。月亮周围出现了晕圈预示着将要刮风,房屋的石柱返潮湿润预示着将要下雨,这是人人皆知的事。人事的发展变化,情理和形势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是空疏渺茫难以尽知,千变万化而无法预先料到的,怎么能和天地阴阳的变化相比?即便是贤能的人对此也有所不解。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喜爱和憎恨扰乱了他们的内心,利害关系又影响了他们的行动?杨大人性子沉稳,且才学卓绝,与我大明而言可算得上顶尖的人物,此番老祖宗赶走杨士奇,壮大司礼监,让大数万名太监一吐多年的怨气,算得上我朝立国将近百年来最轰动的一件大事,这对杨大人未必就没有影响,今日在宫里做事的那个不知道小杨大人年少成名,短短十年的功夫,从杭州的一名乞丐,做到今日大明正二品的尚书郎,这里面固然有他的能力,先帝的赏识,但杨士奇起到的作用更大,奴婢说句不好听的话,没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