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690章:笑傲人生荣辱共(第1/3页)

    ()

    2690章:笑傲人生荣辱共

    王振心领神会的颔了颔首道:“既如此,就劳烦明姑娘领路。”

    明霞也不多言,转身便走,步伐极快,看得出很是着急,王振心里嘀咕了声道:“就这性子,哪还有半分的佛性?”摇了摇头便跟了上去,绕过几个长廊水榭,便往坤宁宫的方向去了。

    从宫返回家,已到了午了,刚入前院,段誉就急急忙忙的迎了出来,告诉他杨士奇来了,已在书房等候多时了。“这老头年纪一把,这急躁的性子倒是没变多少啊!不知得知自己没见到皇上,会不会跳起来破口大骂?”杨峥摇了摇头,取下了头上的官帽,然后又利索的脱下了大红的官袍,套上了一件翠绿色的裘衣,便走进了书房,杨峥的书法,并不大但在装饰上却十分的精妙,讲究清代著名学者李漁“宜简不宜繁”,力求“高雅绝俗之趣”,几架书,一桌、一椅、一盏灯彰显法度,当然了除了这些,还有水晶兽形水盂、玉荷叶笔洗、碧玉笔格等。房清玩,形微体轻,与重器大件相比,实属小器物。然而正是这些小玩意,却构成了一个绚丽多彩的书房世界。

    杨峥进去的时候,杨士奇正背负着双,观看左侧书架上的一幅对联,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这幅对联,上联出自《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副对联告诉人们:立身行事要磊落光明,不可俯仰随俗。意思是为人正直坦荡,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不做任何有愧于人的事。下联源自东晋经学家范宁《春秋谷梁传序》称誉《春秋》语:“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意思是说,一个字的褒扬,超过君王赠赐一件礼服;只言片语的贬低、批评,其受辱的程度比当众鞭挞还要厉害。相比上联的光明磊落,下联更注重人的修养与气度了,杨士奇似很喜欢这一福对联,旁若无人的吟哦了一番,忽的朗声道:“圣人云,乐者,一系于天,一系于人,其可以自教者,惟不愧不怍而已。天下有乐,一乐取决于天意,乐取决于他人,只有第二种快乐才完全取决于自身。因此,我们努力争取的也是在这第二种快乐,因为,它是属于“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的范围,而不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的东西。杨小弟年纪轻轻,竟有这等体悟,不简单,不简单啊?”

    杨峥听着好笑,这对联当初不过是听人说过,觉得这对子气势不凡,颇附和自己的口味,回来后便随写了下来,然后让人给表了下来,挂在书房里,他极少在书房会客,所以知道这幅对联的人极少。

    “行了别感慨了,就这么一副对子了,杨大哥若是喜欢,大可拿去便是?”杨峥笑着道。

    “君子不可夺人所爱!”杨士奇哈哈笑了一声,转过身来,对着杨峥道:“况且,老夫的那副对联也不差,老夫喜欢是喜欢,可未必喜欢的东西都想要拿走吧,老夫只是觉得你年纪轻轻就能有个体悟,让人刮目相看罢了?”

    杨峥道:“杨大哥这话儿好没道理,谁规定非要一把年纪了,才有这种体悟的,我早熟不行么?”

    杨士奇与他习惯了,知道打嘴仗的功夫,天下还没比得上杨峥的,当真要在这上面较量,那无疑是自取其辱了。所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