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306章:歌泣无端字字真(第1/2页)

    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哥达嘉马(瓦斯科•达•伽马)发现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我国民虽稍食其赐,亦几希焉。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郑和之后,再无郑和。”“郑和之业,其主动者,实绝世英主明成祖其人也。”顿了顿道:“公公请放心,只要有我在的一日,绝不会让西洋之行断绝?”

    王景弘叹了声道:“有大人这一番话,郑公公想来也入土为安了?”

    杨峥一叹,想说什么,却终究是什么也没说。

    因王景弘送来这个悲切的消息,让杨峥很是惆怅了几日,细细思量郑和临走时留下的话语,越发觉被他高尚的情操所感染,有时甚至暗想自己莫名其妙的来到这个时代,算起来已大乱了这个时代的步伐,为何老天爷就不能留下一个郑和,容不得一次又一次的西洋之行呢,但这种荒唐的想法也只是自己想想而已,并没有当真,在他看来,郑和这两年的西洋之行,看起来没做出任何的改变,实则在自己的影响下,已影响了整个西洋之行的进程,罢黜朝贡、兴盛市舶司这是第一次改变,留下这一堆资料是第二次改变,与西洋诸国展开贸易,走上一条有别与儒家的海上丝绸之路,这是第三次改变,有这三点存在西洋之行就不会走到了尽头……,至于如何结果是不是自己预料的那样,就看如何运营了。

    在接下来的几日,杨大人就这个问题做出了苦苦思索,在结合前世的海洋时代,以及郑和前后七次下西洋所得到的经验,从中倒也看出了点希望,首先因自己的到来,西洋之行已改变了往年不盈利的调子,为此他特意去京城转了一圈,无论是百姓,还是地主豪门巨商也不再一味的反对,偶尔还能听到几声赞扬之声,就是那些文官局部反对之声也没那么强烈,反映最好的当属翰林院那帮天之骄子,自从杨溥秉承杨峥扭转文风的教学方法后,翰林院嫣然就是学问、思潮的发源地,理学已不再是唯一,各种自然科学之风宛如一波春水开始蔓延开来,他们的影响下,对于郑和前面的六次多有微词,唯独对这第七次西洋之行没有半句的不满,还说此番西洋实乃利国利民之举,当加以推广,托翰林院这股风气的引导,这次郑和西洋之行文官头一次没有口诛笔伐,许多还有赞扬之语,这让杨大人大感欣慰,对于郑和所期盼的局面也多了几分信心,只要日子一场西洋诸国的贸易就会遍布大明,到那时朝廷、豪门地主、富商巨贾、百姓都能从中获取自己想要的那份利益,有利益在,谁还能反对呢?

    信心大涨的杨大人,心情顿时好了不少,这一日门外的街道从一早就开始热闹起来,就是往日没工夫出门的百姓,一大早也都上了街道,说说笑笑,杨大人看得好奇,派人一打听,原来今年三月,海航两年的西洋船只在王景弘领导下,已从南京返回了京城,作为下西洋正使的王景弘承担起下西洋大量物资善后处理和人员安置工作,郑和去世后,充当起将南京皇库物资运往北京工作“总指挥“。据有心人说这次耗时两年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