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651.1700章:片板不许下海(第1/2页)

    这段史事,除了一些老臣经历过外,年轻一辈的知之甚少,尤其是那些御史、言官更是没想到大明的海禁竟还有这样一段曲折的故事,不免人人好奇。【手机用户直接访问 m.dashubao 同步更新】

    只听得黄福继续道:“海禁虽然切断了许多渔民的生活来源,但由于大量渔民被收编入伍,事实上是由国家供养起来,所以大大地缓和了由海禁造成的矛盾冲突,对刚刚建立还有北方边患的大明来说,倒也合乎国情,算得上是一件好事”

    众人点了点头,就是朱瞻基也恩了声,身为皇帝顾虑的总要比寻常人多一些,洪武爷这番顾虑说到底还是为了朝廷好,所以实行之时,并没有引起多大的负面反应。

    “虽说下了禁海令,但那些东洋国的浪人、海盗势力不小,为此洪武爷有生之年就开始打造了一条海防,

    从辽东至广东沿海共设有五十多个卫所,拥有士兵达二十多万,修筑时间不久的防御设施也还相当完备。

    每卫设有五个千户所,备有战船五十万艘,每船配置旗军五十名。由于拥有这样强大的海防力量,洪武时期的“海患”才并未酿成大患:“

    黄福乃四朝老臣,在朝中无论是威望,还是地位都极高,所以这份话儿说来,倒也没人不信服。

    “杨大人,黄大人的这番话儿,你可听出了什么”杨峥笑着对杨善问道。

    杨善哼了声道:“海禁不可开”

    杨峥摇了摇头道:“黄大人这番话儿说明,洪武爷建国之初,并非想要下达禁海令,只是迫于我大明北方有边患,东南有张士诚、方国珍部的残余势力,他们勾结东洋人,以海上岛屿为根基,神出鬼没,祸害东南沿海一带,朝廷剿灭不得,才让洪武爷不得不下了这禁海令”

    “可不是这个意思么”黄福吆喝了声。

    众人也有不少点头,只是迫于禁海一直是大明洪武爷定下的规矩,不好说什么。

    杨善道:“话虽如此,但祖宗规矩不可轻易违背“

    杨峥哦了声,道:“可杨大人还没看出来么,片板不许下海。根本不是足祖宗规矩“

    此话一出,众人登时议论开了。

    “好小子,这么快就找到了突破口了,一旦海禁不是规矩,那下西洋的阻力无疑小了许多“朱瞻基暗赞了声。

    台下的郑和等人也是一脸的喜色,下西洋最大的阻力除了祸国殃民外,还有一个就是祖宗的规矩,当年成祖爷为了这事儿可没少头疼,还杀了不少人,最后这些言官、御史怕成祖爷手中的刀,锦衣卫手中的棍棒,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顾祖宗的规矩,六下西洋等成祖爷一死,天下的官人就开始叫唤起来了,先是祖宗规矩不可下海,再就是西洋之行祸国殃民,弄得好端端的下西洋就此停止了,这一停就是六年,旁人不知道这祖宗规矩的威力,他可是一清二楚,那是大于天。

    “你胡说“杨善怒道:”本官虽不是科举出身,但与史料可是清楚多很我大明洪武三年,洪武爷“罢太仓黄渡市舶司”;洪武七年,洪武爷下令撤销福建泉州、浙江明州今宁波、广东广州三市舶司,洪武十四年,洪武爷“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下令严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洪武十七年二月,命汤和巡视浙江、福建沿海诸城,“禁民入海捕鱼,以防倭故也”二十三年,诏户部严交通外番之禁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