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831 进攻组合拳(第2/4页)

    杨诚来的,而搞定了赞助商和场外事宜的杨诚则是第一次出现在了德国国家队的教练席上。

    尽管没有签署合同,但这也算是杨诚正式担任德国国家队主教练的第一场比赛!

    …………

    …………

    美国队在南非世界杯的小组赛可谓是跌宕起伏,经历就跟过山车一样。活脱脱就是一部好莱坞超级英雄大片,而且笑到最后的还是山姆大叔。

    小组赛首轮对阵强大的英格兰。美国先是遭遇杰拉德开局分钟后的进球,但是上半场美国队扳平了比分。之后也把平局保持到了终场结束。

    小组次轮,美国遭遇斯洛文尼亚,开局13分钟丢球,第2分钟再丢球,上半场0:2落后,但是下半场布拉德利进行调整,结果硬是连扳2球,将比赛打成了2:2平。

    关键第三战,美国迎来阿尔及利亚,先是进球被吹,之后比赛也进行得非常艰难,但是美国硬是靠着最后时刻补时阶段的进球,完成了对阿尔及利亚的绝杀,1:0顺利以小组第一晋级16强,而小组不败战绩也是美国世界杯历史上第一次。

    纵观美国这三轮小组赛,都可以发现到一个有趣的地方,那就是这支球队的开局总是很慢,进入状态慢,开局节奏慢,什么都慢,直接导致开局很容易就被陷入了被动。

    布拉德利会不会在淘汰赛中改变美国的战术?

    杨诚对此不清楚,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球队的问题,那就是不善于打逆风球,所以他必须要从比赛一开始,就彻底奠定德国队的优势,制造对自己有利的最大局势,进而把比赛纳入德国队自身的节奏中。

    跟小组赛第三轮有所不同,杨诚对比赛的阵容进行了调整。

    门将是诺伊尔,后防线分别是拉姆、默特萨克、赫迪拉和弗里德里希;双后腰分别是施魏因施泰格和托尼克洛斯,攻击前卫分别是托马斯穆勒、厄齐尔和代斯勒,单前锋是红牌停赛复出的克洛泽。

    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前两轮被勒夫安排在了中路的弗里德里希被杨诚重新安排到了右路,他之前在国家队就是打右路,但之前因为中卫伤病很多,韦斯特曼没能参加世界杯。弗里德里希被临危受命打中卫,但在对阵加纳的比赛出现了失误。

    这一次杨诚让他重新回到右路,显然是希望他守住右路,让德国可以全副身心的投入到左路的进攻当中去。

    另外一个令人吃惊的变化来自于赫迪拉打中卫。

    赫迪拉身高1米89,有身高有力量,速度快,虽然身体不够灵活,但这名中场球员补位和协防意识都很出色,位置感很强。但缺点也非常明显。

    从前腰到中场,赫迪拉的进攻很强,前插意识很浓,他的活动范围很大,跑动积极,但他更多的是以干扰的形势完成,他不是马斯切拉诺那种覆盖面积大的拦截者,而像是跑动范围很大的骚扰者。

    至于一些球迷根据赫迪拉之前的表现,对他形成的喜欢前插,无法落位的观点。作为主教练的杨诚有自己的一套看法,他觉得就好象是巴萨使用阿尔维斯,他的特点就摆在那儿,你用他。就得承受这个风险。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球员,组队的球员配置也没有一套完美的标准程序,甚至于每一个位置上的球员的技术特点都不尽相同,这就需要主教练更好的去结合球员的特点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