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884章 一箭双雕(第2/3页)

    得甚么紧急大事?”

    夏浔话风一转,却道:“臣想,百姓安居与否,便是朝廷安定之本,此事虽只限于东海一隅,却也不宜等闲视之。便留那海商,仔细询问了些东海贸易情形,以便向皇上陈情,商量个妥善的法子出来。不想臣随意询问几句,竟从他们口中问出一件大事来!”

    朱棣这才晓得夏浔真正要说的话题还没说出来,他忙聚精汇神,盯住了夏浔。

    夏浔把日本的天皇权力之争、征夷大将军继承权之争两件事情对朱棣仔仔细细说了一遍,郑重地道:“皇上,日本太政大臣足利义满崇尚中土文化,他那北山殿简直就是收集我中华文萃菁华的一处所在。而他的义子足利义持却非常仇视我大明。

    日本的所谓天皇只是一个象征,实权掌握在幕府手中。如果足利义满过世,足利义持掌权,恐怕对我大明必生不恭之心。虽则我大明不惧东海区区一岛国,然而飘洋过海发兵讨伐,终究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若我天朝能帮助足利义满,助他亲生儿子上位,便少了许多麻烦。”

    朱棣颔首道:“足利义满对朕一向恭顺,连年遣使上贡,东海倭寇残余偶有犯边,一道旨意过去,他也能认真剿寇,小心做事。那足利义嗣是他亲生儿子,既有亲子,自然当由亲子继位,何况那足利义持对我大明又颇怀敌意,嗯……,理应予以帮助。”

    夏浔欣然道:“皇上明见!臣想,用不了多久,足利义满就会遣使再来,他想改立自己的亲生儿子为征夷大将军,自然要日本天皇点头,可是更需皇上您首肯才成!”

    这句恭维话说得朱棣抚须一笑。

    夏浔又道:“还有那日本天皇之争,虽则日本实权在幕府手中,可这天皇在民间颇有威信。日本幕府现在还在足利义满把持之下,对我大明还算恭驯,然而寄望于他人的友好,不如把主动掌握在自己手中。臣以为,若巧妙利用日本南北两皇之争,对我大明会更加有利。如此,两皇对峙,他们将更加依赖我天朝,同时,一旦两皇对峙,足利义满便大有作为,他要让足利义嗣继位,也就有了大把的机会。”

    有些目的是不能裸地说出来的,夏浔稍稍一点,朱棣便心领神会。

    分而治之,自古便是控制其他势力、地区的一种绝妙手段,或挑唆、或扶植,或同时扶植两股势力,使他受制于你,还要心甘情愿地求助于你,这种手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被政客们玩得滚瓜烂熟了。

    朱棣精神一振,道:“不错,运用的好,便可不战而屈人之兵,将之牢牢把握。那么,你的意思是?”

    夏浔道:“足利义满若来求助于皇上,皇上自然是要表态支持其亲子足利义嗣的。”

    朱棣颔首。

    夏浔又道:“如此,朝廷就是站在足利义满一边,同时,少不得要与现在的日本天皇后小松打打交道。”

    朱棣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间,目光微微一闪,说道:“朝廷应该扶持后龟山争位,可足利义满又是后小松一边的人。帮助足利义满争夺将军之位,与我大明有利,扶持后龟山争天皇之位,与我大明亦有利。可这两个人却是对头,我们不能叫他们觉得,我大明在同时帮助他和他的对头。”

    夏浔道:“正是!所以,皇上需要一些人,一些表面上不是朝廷一方,实际上却由朝廷控制的人,站到后龟山一边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