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一十三节 - “妖孽”战“威龙”(第1/3页)

    一条又一条浓白色的尾迹从歼-20“威龙”左右舷的武器舱内接连直冲了出去。

    歼-20下腹部中轴内置武器舱也通过内置轮转挂具释放出一枚空对空导弹。

    三发齐射。

    “威龙”不像歼-8这一类的肉搏型战斗机,越先进的战斗机越是崇尚远程火力致胜战术。

    蒋大队长丝毫没有节约弹药的意思,全力释放pl-12中距空对空导弹。

    连续三枚导弹释放了出去,导弹一脱离机体,歼-20“威龙”迅速向右下方侧滑,以高度兑换速度,同时将引擎输出释放到最大,尾喷管后方很长一段距离,连光线都扭曲起来。

    强大的气流仿佛能够扭曲空间。

    红外线抑制技术,甚至看不到传统喷气式战斗机的赤红色或明蓝色尾焰,在机体做出鱼钩式急转弯的同时,喷散出一粒粒明亮的红外线热焰弹。

    虽然蒋大队长十分清楚这样做对于国产pl-12中距空对空导弹的影响并不大,可是作为作战操作流程,哪怕只要有一丝机会也不能放过。

    一枚便宜货干扰弹换一枚昂贵的空空导弹,这笔帐怎么算怎么划算。

    刚刚释放完一连串红外线干扰弹,驾驶舱内猛然亮起了一片红灯,雷达显示屏上出现雪花点干扰,似乎出现了许多不明信号。

    这当然不是模拟器出现故障,而是在模拟战斗可遭遇到了强电磁干扰效果,强度甚至影响到了战斗机运作。

    电子战,蒋大队长最熟悉的八爷可干不了这个,除非挂载电子战吊舱。

    从第三代战斗机开始,各国就将电子战系统集成进入了自己的主力战斗机,虽然性能和功能不及专业的预警机和电子战飞机全面强大,却比二代机的电子吊舱更强上一些。

    干扰功率如果足够强大,甚至可以影响目标战斗机操作和导弹制导。导致目标通信系统、火控系统和雷达系统失灵。

    自歼-10起,中国制造的战斗机就开始大量采用光纤应用于航空电子系统,面对-8“妖孽”的强劲电子战攻击,歼-20“威龙”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要是近距离来上一颗电磁脉冲炸弹。蒋大队长的歼-20“威龙”就会像林默当初在阿富汗青金石古堡的任务中一样,战斗机直接失去控制。

    除非战斗机全面使用集成光路和光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只要还有用微电子设备的地方,必然要受到摧毁性攻击。

    战斗机防御系统自动打开了电子反干扰技术,按照默认程序设定,“威龙”与林默的“妖孽”展开了无形的电磁波大战,若是双座机。后座飞行员还能够手动多出一些攻击花样来。

    换成加强了电子战系统的国产空警2000大型预警机和专业电子战攻击机作为对手,若蒋大队长稍一大意,那么就有难了。

    不要以为非战斗型的电子战习机可以随便欺负,美国一架f-22“猛禽”就曾经大意失荆州,被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给击落。

    自己战斗机的影子印到了对方驾驶舱下方作为战绩标榜,这与一名全副武装的美国大兵被一裹脚老太太给一脚踹沟里的滋味儿差不多。

    轰轰轰!~

    天空中爆起三朵大火球。

    蒋大队长瞳孔微微一缩,他看到那道伴随着导弹的诡异身影并没有被pl-12中距空对空导弹准确锁定,反而连续释放出多道赤红色的航炮弹道。将三枚pl-12中距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