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907章 【幸福的烦恼】(第2/3页)

    训有一条是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其实这样的认知是儒家提倡的修身养性的为人处世的办法。至于老约翰的做法,已经超越了儒家的范畴,如果要让王学谦评论老约翰的创举的话,仅仅是修建医院这一项,就已经是国际主义的博爱了。

    有人说,美孚石油在民国一年的销售额,就要数百万美元。

    花上百万美元,修建一所医院算的了什么?

    可不要忘了,来民国挣钱的洋行不仅仅只有美孚和花旗,还有怡和、太古等老牌洋行。为什么英国人不拿出一点他们从民国挣到的利润,博一个好名声,但老约翰就去做了呢?像是英国人,不仅在民国倾销货物,把民国的财富大量的揣进了自己的口袋,甚至在清末和民国初年的时候,还一心想要从政府手中盘剥国家资产。

    这也是为什么在民国时期,反应情绪会那么强烈了。

    加上在巴黎和会上,英国人还摆了一刀民国,摆明了是拿钱不办事的主,不恨英国人,都不是一个爱国的民国人。

    从这一点来说,老约翰的人品确实要比不少为富不仁的家伙高尚的多。

    加上八十多岁的高龄,看上去却像是六十多岁的样子。长者,历来是国人观念中最为尊重的一个群体,身体硬朗,加上身家显赫,乐善好施,很快老约翰在王家就如鱼得水起来。

    老人年纪大了,往往会精力不济。

    可老约翰不是,他是对什么事情都好奇,加上身边有助手,有秘书,跑腿的人也不缺。才两天时间,就隐隐有种主家亲戚的感觉。

    婚礼被订在三天之后,陈家人已经住到了余姚城内。

    毕竟还没有举行仪式,新娘子是不能来王家的。

    可娘家人不来,但是王家的亲戚、朋友、加上宁绍商团的成员,银行团的几位经理,还有江浙政坛的不少领军人物,王家的门生故吏……

    从一周之前,络绎不绝的祝贺人群就从各地赶来,宁波绍兴的算是近的,稍微远一点的是湖州、杭州等地赶来的,当年王鸿荣在缫丝行业中,也是领军人物,杭州湖州的商会中,也有不少之交好友。而如今,盐税从英国人的手里拿回之后,对于江浙商团来说,又多了一个选择,食盐生意。

    食盐,在华夏历来是最重要的贸易,也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

    盐商的地位虽然不高,但是在没有对外贸易的商团之中,盐商无疑是最富有的一个群体。

    湖州的巨贾大部分都集中在南浔,有‘四象八牛七十二狗’之称,家产千万,才有资格成为‘象’。仅仅‘四象’之中,就有刘家和张家经营食盐贸易,虽然张静江可以和王学谦不对付,但是张静江的堂兄张石铭在上海经营盐业多年,本就有心结交王学谦,奈何他弟弟实在不争气,整天想着要‘革命’,闹腾的家里不得安宁。

    而湖州原本的缫丝行业,随着市场的萎缩,和日本缫丝业的兴起,渐渐的不如原先那么兴旺了。

    向来和宁绍商团不太对付的湖州商团也不得不来人道贺,还是看在王学谦掌握了盐税的生杀大权之上。

    江苏商团也眼热淮盐的巨大利益,也是不遗余力的派了一支庞大的道贺团队,赶来余姚。

    甚至连天津的盐商,银行股东也派人前来道贺,要是主家有空,身体吃得消旅途的劳顿的话,更是亲自到访。

    仅仅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