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467章 【用命还?】(第2/3页)

    这位爷的眼里,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对不了。心口如一是他的性格;想什么,就说什么,是他的风格。

    现如今,从山海关至榆关一线,已经是一锅热油了,真要是蒋方震来了,这家伙肯定会在油锅里倒一勺子凉水,到时候直系的脸上不好看,奉军也难堪。关键是蒋方震和文化圈的关系也挺近,和梁启的私交很深厚,到时候甭管是中文的,英文的报纸大肆报道,曹锟和张作霖都要成为民族罪人。

    眼下虽然国内也有反战的声音,但是并不闹腾,主要还是压住了舆论口径。

    但蒋方震就不一样了,他本身是一个名人……名人说事,假的也就成真的了。加上他本来就是北洋顶级军事幕僚,长期在袁世凯、冯国璋、段祺瑞身边充当高级军事顾问,知道的内幕消息实在太多了。曹锟也好,张作霖也罢,他们多少都是有点见不得人的秘密,而这些秘密不见得能够躲得过北洋内部高级将领的耳目。

    别人不说,不代表蒋方震不会说,惹恼了他,真要是大嘴巴说出去,谁也那他没辙。

    曹锟想起这个问题的时候,专列已经过了徐州。

    电报给第三师师长张福来的时候,专列过了临城。

    ……

    就像是故意挑动曹锟神经似的,专列终于在泰安城加水加煤,短暂的停了下来。

    曹锟终于提着的心算是放下了一半,不过他想起来一列车的物资,有些舍不得:“那可是五十万的物资啊!南方到北方,转手一卖,至少翻一倍。”

    气的在场的吴佩孚眼珠子都快要‘瞪’瞎了,可是什么用没有,曹锟就是这样一个人。小商贩出身的曹锟,对于小账,那是算盘珠子打的啪啪响,可真要是深层次的问题,总是给人一种眼窝子太浅的无奈,尤其吴佩孚还是他的部下。这种无力感,让他时常有种要疯的暴躁。好在军事上,曹锟完全是一个甩手掌柜,都让吴佩孚处理。

    这短短的三天时间,对于曹锟来说是虚惊一场。

    对张作霖也多半如此。

    战争调停,张作霖是有苦说不出,他打这场仗,多半是日本军事顾问怂恿的。而东北军之中,出身东北讲武堂的年轻军官也对建功立业非常热忱。尤其是对日本军官的好感,让他已经感受到了深深的危机。为此,他将自己的大儿子,也是内定的接班人张学良执掌一支大军,用来对抗将来可能出现的危机。

    可是张学良在军中的表现……表面上看很好,实际上是一团糟。

    讲武堂第一毕业。

    常胜将军。

    这些贴在张学良身上的标签,连他老爹张作霖都看出来,都是自欺欺人的玩意。

    军人,面对的是铁与血,生与死,少卿的性格还是太过软弱了。实际上,张学良的优异表现,多半是郭松龄的故意买好。没有了郭松龄,张学良连指挥数万大军的能力都没有。可郭松龄的性格也古怪的很,说跋扈也不为过。自己的儿子真的能够降的住这个人吗?

    张作霖不得而知,入关是他一个不得不做,甚至是逼着也要完成的事业。

    因为他要名声。

    奇怪吧!张作霖大量接收日本政府的援助,甚至奉军的体系也是按照日本顾问的谋划而建立的。出卖的利益数不胜数,他还要名声?可对实际上就是这么奇怪,张作霖能够签订对日南满铁路沿线的利益出让,也能让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