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356章 规格直线上升的宴会(第2/5页)

    道了一些纽约上流宴会的规则。

    可知道是一回事,看到又是一回事,能够在到处是陌生人的环境之中,找到可以合作的对象才是关键。

    这些他都没有经历过。

    在场的,至少是上海滩上的顶尖名流,浙江、上海、江苏,乃至民国官场上的重要人物,但最主要的还是上海滩的名门望族,都是拥有家族顶梁柱存在的才有机会获得邀请的资格。比如说盛家,盛宣怀之后再也没有一个人能够代表盛家,就不会获得邀请。等于盛宣怀死后,盛家在上海滩顶尖名流的行列里,除名了。宋子文虽说是长在上海,对于故乡有着那种特备敏感的熟稔和理解,青年游学美国时的思念,还有回国之的近乡心怯,都加深了他对故乡的理解。可是上海滩的顶级名流对他来说还是太过遥远。

    可就算是这样规模的宴会,在王学谦眼里,也不过是一场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宴会。因为宴会背后的内容在场没有几个人有资格参加。这是一场国与国之间较量,商人……银行家……根本连知晓的资格都没有。他们只是看客,是陪衬,当然这些人也乐在其中。

    可就算是这些被忽略了的社会名流,也并非是对政治家毫无抵抗力的弱势群体。面对政坛上不得志的政客,他们一样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只有拥有足够实力的政客才会获得他们的青睐。

    说是势利也好,说是现实也罢!

    实力,才是一个政客在顶级圈子里活动的底气。如果没有,请靠边站,这里不是你们能来的地方。

    就算是孙大先生在上海,能够得到名流的邀请机会也是很少的。尤其是那些站在顶端的名流,记得当年孙大先生受到哈同夫妇的邀请,住在了哈同花园里,那段时间,‘国党’恨不得全天下的人知道这一消息,上海滩顶尖名流哈同先生支持孙大先生的主张……

    当然,哈同一个犹太人,对于孙大先生的主义是漠不关心的,他不过是临时起意而已……说这话,有点败士气。可‘国党’高层谁不知道这里面的含义?不能说!不敢说!‘国党’一直以来都找不到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前有一个清政府可以去败坏,属于目标明确的时期。到了民国,袁世凯倒施逆行地想要当皇帝,算是给‘国党’找到了一丝机会。可说到底,‘国党’迷惘了,孙大先生迷惘了。没有一个可行的政治纲领,‘国党’只是一伙乌合之众;没有一个可行的目标,任何有效的目标都是水中望月。

    深谙其中诟病的孙大先生,痛定思痛,决心研究出一份能够带领民国走上富强之路的纲领性文件《建国方略》,尴尬的是,因为文件内容太过浮夸被有识之士嘲笑成为不懂经济的梦想家,获得了‘大炮’的名头,让他有苦说不出。

    且不说别的,几十条重要条目之中,就铁路建设就要花费大概在十亿两白银左右的投资……这种庞大的建设至少需要五十年以上,但他觉得十年可能差不多了……

    几次想要挽救革命热潮都不成功的孙大先生开始了政治生涯上的下坡路,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辛的在野生涯。

    说白了,就是让追随者越来越多,实力越来越强大。完成这个构想的唯一可能就是能够让普通民众都接受革命的思想,唤起民众的热情。而占据民国最大比重的贫困百姓迫切的愿望是有饭吃,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