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296章 人才啊!(第2/3页)

    留下全部财产。

    这个法令不仅仅针对犹太人,对在俄国做生意的民国商人也是如此。

    俄国的高压政治一出台,让商人根本就无利可图,甚至所有家当就有折在俄国的可能。这些商人这才想到祖国,组织人发电报到国内,要求北洋政府像几年前一样,派军舰去海参崴打俄国。

    好吧,这帮人也太天真了。

    事情闹到外交部,把顾维钧给气地,就差没回电说:干脆死在外头算了。当初远东军事干涉俄国的时候,日本出兵最多,美国英国虽然出兵不多,但都派遣了万吨级别的重巡洋舰。民国出了一个团的陆军和一艘战舰,而斯洛伐克兵团则是将欧战中滞留俄国的军队组织了起来。在远东的俄国海军根本无力阻挡联军的登陆。

    干涉俄国是很痛快,但也要实力。就民国政府,北洋的曹锟的那点实力,打张作霖都要使出吃奶的劲,还敢去碰俄国,疯了!顾维钧在军事干涉当时就估计到俄国复杂的局势,第一时间派外交人员劝解这些在远东做生意的民国商人,俄国局势不稳,让他们将财产转移国内,人也回来。可当时,没有几个商人搭理他的。在俄国做木材,皮毛等生意挣老鼻子钱了,挣钱的时候劝他们回来,是个商人都要急。所以,顾维钧派去的外交官被商人们特嫌弃。

    等到回过头来,发现不回国,连命都要没有的时候,就想到了北洋政府。

    这也不能说这些人忘恩负义,而是北洋政府的国力实在太过虚弱。要是美帝……估计会巴不得出现这样的事吧?

    俄国的犹太人能够上船来上海,等于是被剥光了才能上船,根本就没有夹带的可能。

    更不要说将在俄国的家产带来民国了。

    要不是犹太人很团结,大家帮衬着才在上海站稳了脚跟。对于犹太人的优待,杜月笙虽然心中觉得过了,但没有开口要表示反对。其实他不知道,在上海滞留的犹太人并不是长期滞留,主要是中东那边英国人似乎觉察到犹太人的人数增长的太快了,开始限制。而想要去美国的犹太人就必须要亲属的担保,或者能够让美国外交官认为是美国需要的人才,给予放行,并不是所有的犹太人都有机会能够拿到去美国的护照。

    不过,随后陈布雷说到朝鲜人的时候,让杜月笙紧张起来:“据调查,朝鲜人应该没有统计的人数那么多,很可能有不少日本人混在其中。”

    “怎么会?”

    杜月笙惊叫道,随后脸上顿时生出一丝怒容。可内心却生出些许的无奈。

    朝鲜人,民国人和日本人,从长相上来说,真的很难区分。如果对方硬着头皮说自己是朝鲜人,恐怕谁也无法分辨对方的话是真是假。

    这时候陪同的戴笠开口道:“其实朝鲜人中有些和我的人接触了,他们也很难分辨。因为大部分朝鲜人都是从日本横滨坐船来上海的,而这些人在到日本之前,都是在朝鲜各地。来上海之后,因为他们的身份很特殊,大部分选择了东躲西藏,所以相对来说身份比较私密,缺乏辨识度。另外,日本人在朝鲜的人很多,会说朝鲜话也不算稀奇。”

    “这件事交给我。”

    杨度在边上,脸上一副是小事的模样。他在日本人生活多年,对于日本的了解要比在座的人都要深刻。

    陈布雷惊讶地看了一眼杜月笙,后者有点后悔带杨度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